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压力的作用形式对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梁燕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的压疮动物模型,比较不同压力的作用形式(垂直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对大鼠压疮皮肤及肌肉组织在肉眼和病理学方面的变化;并比较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为其纳入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并给予相应分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32只SD大鼠雌雄不限,麻醉后仰卧于倒置的玻璃注射器加压装置。此装置用止血带将空心玻璃管与玻璃注射器的空筒相连。在装置内加水,由水柱产生的压力通过注射器的活塞可作用于大鼠后肢膝关节骨隆突处的皮肤组织。此处皮肤组织即为受压部位。通过计算受压部位的面积和加压的重量,使此处皮肤组织受到9kPa的压强。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大鼠仰卧于鼠板上,未施加任何压力7.5小时后处死;垂直压力组(B组),给予受压部位垂直压力2h再放松0.5h;摩擦力组(C组),给予受压部位垂直压力2h并在2h末用棉布在此处往返摩擦,摩擦距离为1cm,之后放松0.5h;剪切力组(D组),大鼠后肢受压部位用胶贴向肢体远端牵拉0.3~0.5cm,同时压迫此处皮肤组织2h再放松0.5h;各实验组均给予三个缺血(压迫2h)-再灌注(放松0.5h)循环后处死。 肉眼观察大鼠受压部位皮肤完整性和颜色变化,在光镜下观察受压部位的表皮及肌肉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 结果1、肉眼观察:A组大鼠受压部位颜色未见明显改变且皮肤组织完整;B组大鼠皮肤完整,但与实验前相比皮肤转为了紫红色;C组大鼠受摩擦处皮肤发红且有散在、针尖大小的点状破损;D组大鼠皮肤组织较完整,但与实验前相比呈现暗红色。 2、光镜观察:A组大鼠上皮组织结构清楚,为复层鳞状上皮。肌纤维排列紧密有序,横纹清晰,呈编织状排列。B组大鼠复层鳞状上皮相对于A组变薄,结构不清,细胞层次减少。肌纤维水肿明显,间质增宽,横纹模糊。C组大鼠复层鳞状上皮较B组变薄,甚至角化,结构不清。肌纤维水肿明显,间质增宽,横纹断裂。D组上皮组织较薄,结构不清。肌纤维较B组水肿明显,较疏松,横纹断裂较多,间质水肿增宽。 各实验组受压部位肉眼及光镜观察均出现损伤,其中剪切力组肌肉损伤比垂直压力组更明显;摩擦力组表皮损伤比垂直压力组更明显。 3、生化指标检测: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MDA和NO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各压迫缓解组之间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摩擦力组与垂直压力组比较:SOD活性下降(P0.01)、NO含量下降(P0.05)、MDA含量增加(P0.05)。剪切力组与垂直压力组比较:SOD活性和NO含量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剪切力组与摩擦力组比较:SOD活性下降(P0.05),NO含量下降(P0.01),MDA含量增加(P0.05)。 结论1、缺血再灌注引起了组织细胞损伤而导致压疮。 2、剪切力主要造成了深部组织的损伤。 3、摩擦力主要造成了表皮组织的损伤。 4、垂直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可以纳入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且分值依次递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瑾;曹芳;黄铮;;压疮大鼠不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J];上海护理;2011年02期
2 臧爽;李春丽;翟秀岩;;压疮大鼠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清中SOD、NO、MDA含量变化[J];护理研究;2009年26期
3 王艳艳;孙海琴;张纯瑜;涂倩;孙艳;姜丽萍;;压疮早期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0年14期
4 燕群美;;压疮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年25期
5 俞蕾,王志刚,马应忠,王海华,陈冬云,左保华,周志泳;黄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九江医学;2002年01期
6 蒋清;胡懿郃;魏利成;;肿瘤坏死因子α在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软骨中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0期
7 代应辉,李寿玲,朱美玲,陈逖;大鼠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形态学改变[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刘小南,霍婷婷,王为忠,陈彩平,管文贤,陈冬利;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07期
9 刘玮;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李华军;杜文津;宋东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神经细胞巢蛋白的表达[J];山东医药;2008年19期
10 谢朝晖;王春爱;李岩;王世太;贾国龙;;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酶组织化学的影响[J];甘肃中医;2009年01期
11 吴娅娜;张克君;崔海宁;王正文;明松林;;PUMA在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2 赵广阔;王心杰;张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动态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3 刘宝堂;隽兆东;陈峰;管英俊;;PI3K/AKT通路在刺五加保护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14 苗锋;陈刚;陈志明;庞烈文;马勤运;陈佶;朱勇俊;;乌司他丁对大鼠肺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15 田青水;朱兴国;李德春;;P-选择素在大鼠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的保护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16 于利;隽兆东;管英俊;王刚;王永明;;吡格列酮与胰岛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解剖学杂志;2008年05期
17 方文倩;吕国义;邓迺封;;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大鼠心功能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8 申志新;高海玲;孙伟;;PCNA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8期
19 王娟;阚全程;齐跃东;马培志;;醋柳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20 朱新华;仇毓东;史敏科;丁义涛;;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侠;;一例脑梗塞患者的压疮护理[A];第七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杨丽丽;;受伤着力点导致发生2例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程小禾;;压疮三级护理监控管理制度的实施[A];医改新政下护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讨会(三)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陈小花;陈雪娥;张丽;;定时翻身仍致压疮原因分析及探讨[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许友;夏晓;江凤英;;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进展[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朱晶;;压疮的临床研究进展[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程秀红;;住院患者压疮调查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蔡蕴敏;;压疮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许蔷;;中西医结合治疗压疮体会[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喻姣花;黄海燕;谭翠莲;;持续监测压疮高危患者患病率及压疮质量控制的效用研究[A];“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嵽;Exendin-4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质网相关性细胞凋亡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牛英;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徐世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4 陈晓光;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金欢胜;HSP70介导肾脏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梁启明;刺五加皂苷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和过氧化氢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肖江卫;血红素加氧酶-1在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刘凤鸣;巯甲丙脯酸停跳液对低温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的保护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9 李俊华;天然免疫分子HMGB1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舒媛;聚集素蛋白(Clusterin)在心脏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辉;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不同时限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2 刘秉乾;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郑州大学;2003年
3 张瑞麟;NF-κB抑制剂PDTC减轻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张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卢春茂;Rho激酶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功能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张燏;谷氨酰胺诱导热休克蛋白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乔兵兵;三七总皂甙对大鼠部分肝切除自体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高学军;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与增殖动态变化及葛根素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刘海龙;MMPs/TIMPs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10 万英;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D];泸州医学院;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培德;吹氧治压疮[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2 中国烧伤创疡科技中心 王广顺 陈永翀;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探讨[N];健康报;2010年
3 ;关木通对大鼠致癌性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刘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让小鼠长出大鼠胰腺[N];科技日报;2011年
5 ;丹参能加快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愈合[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郑健刚;杜元灏;石学敏;针刺能增加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主管护师 于英杰;压疮护理:不仅仅是解压[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刺五加皂甙对大鼠血管性痴呆有防治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中药复方能逆转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大[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