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对神外手术患者血清PAI-1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清PAI-1表达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期神经外科手术全麻病人60例,无心肺部疾患,无发热,无吸烟史,均为仰卧位手术。术前所有患者胸部平片检查无异常,无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生命体征平稳。按照潮气量(VT)不同随机分为三组:A组(潮气量6ml/kg,n=20)、B组(潮气量8ml/kg,n=20)、C组(潮气量12ml/kg,n=20)。术中调节呼吸频率以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5mm Hg,吸入氧流量为2L/min,吸呼比为1:2,吸入氧浓度为10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机械通气1小时(T1)、机械通气3小时(T2)、机械通气5小时(T3)时记录生命体征并抽取外周静脉血,观察各组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血中PAI-1表达的变化,同时在T0、T1、T2、T3各时间点记录呼吸力学参数并行桡动脉穿刺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的变化。结果:不同时点各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T3时,C组PAI-1表达与A组比较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随通气时间延长,A、B、C组PAI-1表达均呈上升趋势,C组在T3时PAI-1表达比T0时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不同时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T1、T2、T3时点,与A组、B组比较,C组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三组患者T1、T2、T3时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比T0时点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时点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机械通气可诱导血清PAI-1表达上调,机械通气1h即有PAI-1表达变化;PAI-1表达与潮气量和通气时间有关,潮气量12ml/kg、通气5h血清PAI-1表达上调显著;血清PAI-1表达上调的同时未见患者肺功能的改变。
|
|
|
|
1 |
王雁,谭兰;吉兰-巴雷综合征机械通气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
2 |
尤荣开;杨兴易;蒋贤高;邵朝朝;;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测定及其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04年04期 |
3 |
;关于召开第2届机械通气高层研讨班的通知[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年02期 |
4 |
;机械通气撤机方案[J];现代医院;2010年04期 |
5 |
;机械通气撤机时机及条件[J];现代医院;2010年04期 |
6 |
郭利民;;ICU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7期 |
7 |
王正维;魏立平;何晟;蔡耀权;;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9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20期 |
8 |
廖穗丰;李爱花;马丽珍;陈文婷;;心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年08期 |
9 |
招强光,袁正源,黄丽霞;机械通气下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应用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1996年09期 |
10 |
秦正良,陈心岭;机械通气并发院内绿脓杆菌肺部感染27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7年03期 |
11 |
王忠卯,何树常,方菊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测定[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
12 |
韦宏庆,邹建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时机的探讨[J];江苏医药;2000年03期 |
13 |
秦正良;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53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00年03期 |
14 |
包宇旺,叶榕,郑景涛,肖荔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31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0年04期 |
15 |
牛天平,陈天铎;ARDS机械通气治疗进展[J];急诊医学;2000年01期 |
16 |
梁彦,徐翠莲,周红,勉永红;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
17 |
丁玉兰;机械通气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与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06期 |
18 |
秦正良;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53例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0年03期 |
19 |
邵学平,孙慧;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绿脓杆菌肺部感染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
20 |
郭忠良,梁永杰,钮善福,蔡映云,汪蜀,何翔;有创与无创序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