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西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现状与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刘俐  
【摘要】:目的:1.了解山西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和使用情况;2.通过分析抗菌药物管理实施情况与抗菌药物使用结果分布的差异,找出需要加强的管理重点;3.为促进我省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规范化使用、进一步遏制细菌耐药局面的发展、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尝试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CNKI、NCBI、PubMed等数据库,阅读相关主题的期刊文献、学位论文、论著、综述等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2.现场调查法医院的抽取:通过单纯随机抽样,从全省11个地市各抽取1所三级医院、1所县级(二级)医院;另抽取省直医院(不含中医院)9所。共抽取医院31所。管理情况调查: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和《2017年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实施情况调查表》(附件一)对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式访问,通过查看其文件资料、工作和会议记录、应急演练记录等佐证材料以及听取汇报等方式,在陪同专家组的指导意见下填写管理调查最终得分(附件一)。附件一以国家文件为基础制定。临床资料抽取:采用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抽取各医院7月门诊处方100份(人次);急诊处方100份(人次);住院病历100份;I类切口病历30份(不足者不计)。共抽取各医院门、急诊处方各3100份,住院患者病例3100份,I类切口手术患者手术病例731份。3.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n(%),计量资料采用±s或者P_(50)(P_(25),P_(75))。计数资料的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资料的两组均数对比,在满足方差齐性条件下采用t检验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或正态资料不满足方差齐性条件的资料,其两组均数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上述检验取=0.05作为检验标准。结果: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情况(1)绝大多数三级医院的管理实施情况优于二级医院,但也存在极个别二级医院(1所)管理实施较好而个别三级医院(2所)管理实施较差。根据管理实施情况的分布特征并结合专家评议意见,划定管理实施得分衡量线,84.21%的被调查三级医院(16所)管理实施情况得分超过衡量线(划分为良好组);91.67%的被调查二级医院(10所)得分低于衡量线(划分为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管理情况调查共24项考察条目,在管理良好与管理一般的分组对比中有12项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它们集中的管理点是:(1)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方面;(2)相关学科的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培训方面;(3)抗菌药物监测网/中心以及细菌耐药监测网/中心(简称“两网”)的参加或建设及其常规监测与预警方面;(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方面等。因此一般组总体需关注以上管理点。(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的核心科室的建设与配备情况二级医院较为不足。感染科床位数量、微生物从业人员数量、抗感染临床药师人数的配备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的配备均值分别为5.18张、1.55人和0.55人。全省抗感染临床药师数量略显不足,均值仅为1.16人。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1)一般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AUD)较高。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AUD值、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一般组高于良好组(P0.0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家标准达标率良好组高于一般组(P0.05)。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较好,基本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且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调查未见门、急诊患者有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现象。(2)一般组病原学送检率、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和疗程合理率较低。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病原微生物送检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和用药疗程合理率,一般组更低(P=0.002,P=0.008和P=0.001)。全省病原微生物总送检率(38.88±0.06)有58.06%的被调查医院符合国家标准;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合理率(58.97±0.07)、给药时机合理率(60.07±0.06)和用药疗程合理率(52.30±0.06)分别有67.74%、54.84%和32.26%的被调查医院符合国家标准。良好组的达标率更高(P0.05)。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情况(1)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以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等非限制级抗菌药物(62.17%)为主;联合用药以单一使用(41.18%)为主,二联使用(7.66%)次之。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情况,良好组(83.33%)、一般组(54.37%)和总体(60.90%)无指征用药占比较大。(2)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以术前0.5~1h(35.00%)、术前1~2h(29.57%)和术后(21.30%)为主,一般组倾向于术前1~2h给药(44.04%)。术后给药率良好组与一般组均较高,分别为25.68%和18.41%;用药疗程以5~10d居多(30.65%),以一般组为显(35.74%),还存在预防性用药长达15天以上的情况(2.17%),其他用药时间不合理类型均以一般组为显。(3)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三个合理率均是良好组高于一般组(P0.001)。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合理率均是良好组更高(分别为67.21%,54.10%和61.75%),不合理情况以一般组表现明显(分别为74.37%,74.37%和81.23%)。结论:1.二级医院普遍来讲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较差,三级医院的管理实施优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管理工作亟待加强。2.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性和合理性有积极作用。管理实施越好的医院其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量越小、使用合理性越高,反之,管理实施越不力的医院其使用量越大、使用合理性越低,这证明科学有效的管理对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具有积极影响。针对薄弱点完善组织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开展需以加强核心部门建设为支撑。三级医院感染科床位数、临床微生物实际从业人员数以及抗感染临床药师人数的配备情况均优于二级医院,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果也优于二级医院;同时,管理不力的医院病原微生物送检情况较差,而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合理率较低,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上表现为“低-高-低”的特点。因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要保证好的结果,则管理工作需以加强核心部门建设为支撑,协调相关科室形成有机合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管理开展,针对管理薄弱点完善管理机制,规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供应目录为临床使用提供明确参考,开展培训教育实现长效干预,做好“两网”监测完善预警机制,今后工作中需将二级医院视为重点管理对象,夯实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卫生服务能力。通过多项措施努力遏制细菌耐药现象向进一步发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李晓凤;滕铁楠;李静;丁知音;;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效果评价[J];甘肃医药;2019年04期
2 王慧凯;李光强;宫凯凯;满玉清;;山东某三甲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3 孙喜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相应对策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年11期
4 徐国秀;陈晨;;强化抗菌药物管理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12期
5 汪静;张士洋;孙超;;骨科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效果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6 崔京京;王健;张曦;;抗菌药物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中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年21期
7 张玉华;;抗菌药物管理对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促进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13期
8 张强;;2015~2017年某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海峡药学;2019年05期
9 徐乃喜;赵蕾;吕杨波;蔡颖畅;刘明胜;徐天生;林水泉;;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年14期
10 ;提高兽用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J];湖南畜牧兽医;2019年03期
1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柳州医学;2005年04期
12 杜晓燕;;从抗菌药物的应用问题看药学常识普及的重要性[J];中国水电医学;2010年03期
13 尹畅;陈江芸;闵锐;张旭东;方鹏骞;;2011-2015年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评价研究[J];中国医院;2019年01期
14 王亚峰;朵德龙;王爱霞;严英俊;;我院2015-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年34期
15 冯春景;彭军;;河北燕达医院抗菌药物病例点评情况分析[J];山东化工;2018年24期
16 牛爱玲;;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8年08期
17 孙晓娈;邢园;计成;李歆;;江苏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调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18 施新华;沈娟;张圆圆;;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J];海峡药学;201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梅英;陈维中;朱建喜;刘兰平;;军队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成效分析[A];第六届全国药学服务与研究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封小娜;文爱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管理[A];2013年“全国医院药学(药学服务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李道佩;;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A];2012年“全国医院药学(药事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孙文武;王杏娥;袁华兵;李端;曾祥平;;我院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调查[A];2013年“全国医院药学(药学服务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曹祥杰;;我院外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A];2013年“全国医院药学(药学服务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调查总结[A];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5年
7 姚瑶;盛雪鹤;殷勤;;某三级医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合理用药分析[A];2016“定量药理学与药物临床评价”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论文集[C];2016年
8 姜赛平;;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策略[A];2016年临床药学高峰论坛暨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9 张秋香;冯春雷;夏海滨;黄梅丽;;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回顾性调查报告[A];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10 赵振寰;曹玉;徐文;王晨静;李欣;隋忠国;;多重有效干预策略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分析[A];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静;农村基层抗菌药物使用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2 郭海涛;榆栀散抑制产ESBLs大肠杆菌的作用及临床疗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付华;福氏志贺菌转录谱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4 袁静;两种微生态学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菌药物残留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5 陈永聪;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彭敬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尹桃;长沙市社区居民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社会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秦晓华;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持留相关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谢多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敬伟;长沙市医保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俐;山西省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现状与管理实施效果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贾美楠;54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3 冯国梁;婴幼儿时期使用抗菌药物对菌群影响的初步观察[D];遵义医学院;2018年
4 谢小云;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的制定与合理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5 朱捷;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实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6 曹墨妮;合理用药督查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7 简榕;Anthonisen分型和PCT指导AECOPD抗菌药物效应的比较[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8 刘小林;胸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方案探讨和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的成本-效果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9 陈炜;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况多重分析[D];苏州大学;2016年
10 杨武;重症监护室多发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病原检测调查分析[D];浙江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思玮;还有多少抗生素被滥用?[N];科学时报;2011年
2 记者 黄辛;抗菌药研发应联合攻关[N];科学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董伟;卫生部:我抗生素使用多数情况好于美国[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燕;“限抗令”如何科学延续[N];医药经济报;2018年
5 朱晓华;完善两网建设,帮扶基层联网防控[N];健康报;2019年
6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理;我省抗菌药物研究取得新突破[N];兰州日报;2019年
7 记者 刘欢;医院抗菌药目录调整不少于一年[N];北京日报;2019年
8 董芮;多方联动把控抗菌药物管理[N];健康报;2019年
9 黎东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抗菌药合理使用建长效治理机制[N];医药经济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杨金伟;推进长三角抗菌药物一体化管理[N];健康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