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小店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及椎体骨折患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绝经后妇女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测量,分析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情况,探讨不同部位BMD的测量对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差别,结合问卷调查分析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易发因素;通过胸椎及腰椎侧位X线检查,分析其好发部位,并结合跌倒风险评估和跌倒的相关问卷,探讨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跌倒的重要性。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中对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筛查,预防和治疗工作。方法:以社区居住的50岁以上的妇女(绝经1年以上)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的方法调查危险因素,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BMD值,以胸、腰椎侧位X线摄片结合病史问询调查骨折发生情况,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测试。结果:太原市小店区绝经后妇女BMD值随着绝经年限的增长明显下降,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51.54%,分析结果提示与年龄、绝经年限等密切相关,不同部位DXA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这与个体差异及测量方法等因素有关,腰椎结合股骨颈T值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较高,可用于临床筛查。胸、腰椎侧位X线检查对于椎体骨折的筛查具有简易、经济的特点,应适用于老年人体检。本地区椎体骨折患病率为18.08%,且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高,对于这一人群抗骨质疏松治疗不容忽视。应进行骨密度筛查和椎体骨折筛查,做到早发现、诊断、早治疗。除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外,还应采取措施预防摔倒,降低骨折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