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动态检测带状疱疹患者皮肤及皮神经的意义
【摘要】:目的 了解带状疱疹患者病程各期皮肤、皮下组织、皮神经声像图表现,探讨高频超声动态检测带状疱疹皮肤各层和皮神经声像图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于出疹前、出疹期、皮损消退和皮损消退后1月对22例患者的38个病变部位进行高频超声检测,同时分别取同一病例的健侧对应部位作为对照组。观察皮肤各层及皮神经的声像图特征,回声变化,以皮神经走行的纵断面进行皮肤、皮下组织厚度和皮神经直径的测量。
结果 高频超声显示患侧在出疹前60.53%(22/38)处病变皮肤和84.21%(32/38)处病变皮神经回声减低,皮肤增厚与健侧比较P0.05,皮神经增粗较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出疹期皮肤92.1%(35/38)、皮下73.68%(28/38)、皮神经94.74%(36/38)处病变回声均明显减低, 皮肤、皮下组织增厚与健侧比较P0.05, 皮神经增粗较明显P0.01。皮损消退和消退后1月,分别有71.05%(27/38)、44.74%(17/38)皮神经的增粗。所有患者均无后遗神经痛(PHN)发生。
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带状疱疹的早期诊断,结果可影响临床医师的诊治决策,可减少对部分患者的误诊,部分患者可得到早期治疗,可能改善了预后,减少PHN的发生,减少了医疗支出。本研究是探讨高频超声在皮肤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价值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拓展了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