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家兔体内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

程红霞  
【摘要】: 目的:观察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家兔胃、小肠、圆小囊组织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中的作用,试图为过敏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用多人混合血清致敏家兔,建立过敏性休克模型。休克不同时间段(猝死即刻、休克0.5h、休克1h、休克2h)提取家兔肺脏、胃、小肠、圆小囊。(1)冰冻切片,常规HE染色;(2)应用免疫组化(IHC)SP法进行P物质染色,BI-200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阳性积分光密度值(IOD);(3)应用原位杂交(ISH)对P物质进行染色,BI-200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IOD。 结果:(1)IHC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小组胃、肠、圆小囊P物质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休克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弱。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为:胃组织F=198.008,肠组织F=56.796,圆小囊组织F=67.231,全部P值小于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SNK检验结果为:胃组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别;肠组织除对照组与休克2h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别;圆小囊除对照组与休克2h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别。(2)ISH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小组胃、肠、圆小囊P物质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休克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弱。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为:胃组织F=67.506,肠组织F=72.117,圆小囊组织F=216.798,全部P值小于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SNK检验结果为:胃组织除对照组与休克2h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别;肠组织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别:圆小囊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别。 结论:过敏性休克时,家兔胃、小肠、圆小囊组织的P物质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休克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弱。P物质可为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的形态学依据和参考指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程红霞;李斌;高彩荣;薛少华;任广睦;李清泉;王英元;;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家兔胃肠道内的表达[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2 任广睦;孙宏伟;高彩荣;路健;王英元;;过敏性休克死亡尸体咽喉及肺组织中P物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3 孙宏伟;高彩荣;任广睦;孙俊红;路健;王英元;;过敏性猝死者咽喉和胃肠组织内P物质的表达[J];法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4 高艳斌;卢英强;宣兆艳;;过敏性休克死者类胰蛋白酶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0期
5 苏净;王树才;冯树行;吕伟;曹霞;曹秉振;;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附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年06期
6 陈溯;谢建云;李菁锦;;树脂充填诱发猫牙髓神经反应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林汉军;戚好文;方丽萍;;低浓度二氧化硫暴露对大鼠气道感觉神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孙乐刚;王芳;刘玲;宋宇峰;杨佑成;王丽芳;;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9 高彩荣;郭相杰;孙俊红;任广睦;梁新华;王亚方;王英元;;过敏性休克急死豚鼠血清和肺组织内IgE的变化及法医学意义[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王昌亮;张国华;吴旭;胡薇;唐发兵;王明彪;杨洪波;朱敏;窦国宴;;豚鼠过敏性休克肺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和胃促胰酶的表达[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11 林屹;宣兆艳;王心蕊;王利君;卢英强;;老年过敏性休克人体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年17期
12 阮怀珍,李希成,蔡文琴;脊髓内生长抑素参与P物质引起的伤害性信息传递[J];科学通报;1996年23期
13 黄威权,孙岚,石佳,张崇理;人早期胎盘绒毛膜P物质及P物质mRNA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24期
14 阮怀珍,李希成,蔡文琴;P物质及福尔马林增强前生长抑素原mRNA在大鼠脊髓的表达[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8年02期
15 张昊旻;王中男;;痛必定注射液对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和P物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10期
16 包琪;宗晓明;潘燕;左志彬;凌涤生;戚向敏;;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9期
17 刘建军;郭淑兰;;扁平苔藓皮损中肥大细胞数和P物质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08期
18 周小平,李爱月,陈勇,周永兴,李向霞;HBV DNA及HBV抗原在血清HBV标志物阴性肝炎肝组织中表达的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年01期
19 江毅,赖西南,王丽丽;P物质对培养大鼠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bFGF、TGFβ_1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20 程红霞;李斌;高彩荣;;P物质与过敏性疾病[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振林;刘梅;郑挺;朱洪松;周敏;;甲基强的松龙剂量与重症过敏性休克预后的临床探讨[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智;黄文全;孙逵宗;;双黄连过敏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两例救治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姜海云;施传娥;;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过敏性休克1例[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叶俊华;王海清;罗远雄;;犬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急救[A];第十一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任广睦;白吉伟;高彩荣;侯养栋;王英元;;过敏性休克致死性动物模型的建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郭春香;杨志明;;一例休克为首发症状的肝包虫诊治[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钟淑清;;头孢哌酮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静;;1例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跃光;江平;;口服头孢拉定致过敏性休克一例[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刘蜀晋;;重视注射青霉素后的反应,警惕过敏性休克的发生[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彩荣;过敏性休克和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亦梅;包虫病所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免疫学保护性因素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徐颖鹏;骨折三期治则对家兔骨折愈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4 陈中献;汉防己甲素对大鼠先天性膈疝模型胎肺血管VEGF的影响及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5 陈锡强;易激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吴兰雁;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郇金亮;乳腺钙化组织的微创切取、钙化组织中骨桥蛋白表达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文碧秀;p53基因c-erbB-2基因bcl-2基因c-myc基因和EB病毒与鼻咽癌[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9 张伟平;微小病毒B19感染与Kikuchi病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理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洪仕君;甲基苯丙胺依赖鼠相关脑区多巴胺转运体、D1和D2受体、五羟色胺转运体表达及依赖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红霞;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家兔体内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2 白吉伟;过敏性猝死豚鼠体内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及P物质变化的法医病理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3 张鹏飞;富含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兔尺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薛少华;小鼠过敏性休克后MCT、EC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肥大细胞脱颗粒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林屹;人体组织的过敏性休克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倪杰;P物质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炎症过程中的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7 刘建军;扁平苔藓皮损中肥大细胞数和P物质的表达[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敏飞;胃动素及P物质在胆石病病人血浆和胆囊组织中的含量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梁莉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粘膜中胆囊收缩素和P物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10 秦榕;Cajal间质细胞和P物质在脂肪肝大鼠胃窦表达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卫生室 张海滨博士;警惕身边的“炸弹”[N];健康报;2008年
2 陈琳 黄红云;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并不罕见[N];健康报;2006年
3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西力欣引起过敏性休克[N];健康报;2006年
5 陈金伟;黄芪注射液可导致过敏性休克[N];医药经济报;2006年
6 王乐民;两种注射剂可引起过敏性休克[N];健康报;2007年
7 雷招宝;维生素K1注射液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值得注意[N];中国医药报;2009年
8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要点[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副主任医师 傅永怀;警惕迟发性青霉素过敏性休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付德明;警惕林可霉素过敏性休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