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理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研究目的
PDCA理论最早被应用于企业管理,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wards Deming)博士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质量管理工作循环,又称“戴明环”,被管理界公认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
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反映医院护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和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甚至对医院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使护理人员通过专业行为最大程度的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我国的护理管理工作正处在由经验管理到科学化、人性化、规范化管理的转型时期。
本课题将PDCA理论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探讨PDCA在护理技术操作、急救物品管理、基础护理知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作用,以探索本阶段适合本地区护理事业发展之路。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选择在山西省某医院,以升三级甲等医院为契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严格按照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即计划阶段P(plan),实施阶段D(do),检查阶段C (check),处理阶段A (action)。八个步骤: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原因,制定措施;执行制定的计划措施;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总结经验,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对照组:将该院下辖的期间没有实施PDCA管理的二级医疗机构作为平行对照。
采用相对数指标研究PDCA理论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的变化。
研究结果
1.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调查分别为87.82%和85.26%,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41,P=0.521),PDCA实施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操作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83.1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6.61,P0.000);实验组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65.95,P0.000),同期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的技术操作合格率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χ2=0.23,P=0.634)。
2.急救物品完好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调查分别为91.67%和85.00%,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88,P=0.170),PDCA实施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急救物品完好率分别达到100%和87.5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8.25,P0.000);实验组的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急救物品完好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7.60,P=0.000),同期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的急救物品完好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22,P=0.642)。
3.护士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调查分别为88.87%和86.26%,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69,P=0.408),PDCA实施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理论考试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86.31%,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15.13,P0.01);实验组的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理论考试合格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90.18,P0.001),同期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的理论考试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61*E-4,P=0.990)。
4.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调查分别为87.33%和88.18%,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83 P=0.362),PDCA实施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达到93.83%和85.82%,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2.28,P0.001),实验组的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3.70,P0.001),同期对照组在不同时点上的患者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49,P=0.115)。
研究结论
实施PDCA管理后在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士基础理论知识、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将PDCA循环应用到护理管理中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
|
|
1 |
陈正琼;成玲;;PDCA在病区卫生员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10期 |
2 |
宋爱红;李中侠;;PDCA在护理文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S1期 |
3 |
王金枝;;应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胰岛素泵在外科的使用和管理[J];护理学报;2007年09期 |
4 |
宋云秀,左有成,左毅,程桂秋;应用PDCA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年02期 |
5 |
王秀芹;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菏泽医专学报;1998年01期 |
6 |
罗煜,王满凤,敬晓青;应用PDCA循环法培训母婴保健护理员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03期 |
7 |
崔延华;;PDCA循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1期 |
8 |
班瑞益;PDCA质量管理效果初探[J];右江医学;1998年01期 |
9 |
任定玉;;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护理继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年09期 |
10 |
金彦;李艳军;赵怡;刘燕;赵亚伟;;PDCA循环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07期 |
11 |
冉为;李金美;;应用PDCA循环指导基层医院开展整体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2期 |
12 |
李阳,陈艳芳,阮艳玲,林燕青,修崇英;运用PDCA预防医院手术室感染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
13 |
刘永会,李晓军,王兰英;PDCA循环法在护理定项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4年23期 |
14 |
陈玉兰;;浅谈如何加强护理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1年13期 |
15 |
王芳;PDCA循环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6 |
韩俊霞,高静;运用PDCA巩固爱婴医院成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9年09期 |
17 |
沈莉;;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06年03期 |
18 |
刘妹兰;张莉;;护士长参与全院护理质量月检查的实践与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年02期 |
19 |
徐佩君,刘雪莲;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分析和主要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1997年09期 |
20 |
辛敏;郑建中;李树峰;;PDCA理论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