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韩瑞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白介素(IL)-6受体拮抗剂(Tocilizumab、MRA)同安慰剂或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在PubMed、HighWir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筛选有关MRA治疗活动性RA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4.2.2软件对各研究结果(ACR20、ACR50、ACR70、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评价MRA治疗RA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适当的分析模型合并效应量,必要时对统计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7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包括患者偏倚例,对照组为安慰剂或MTX。按照试验组MRA的剂量及对照组药物的种类将所有试验分成四组,即大剂量MRA组(每4周8mg/kg体重)与安慰剂组、小剂量MRA组(每4周4mg/kg体重)与安慰剂组、小剂量MRA组与大剂量MRA组、大剂量MRA组与MTX组。经统计分析,大剂量MRA组与安慰剂组合并后的ACR20的OR及95%置信区间为6.17[3.88,9.82]。经敏感性分析,合并后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4.89[3.99,5.99]。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1.51[1.25,1.82]。小剂量MRA组与安慰剂组合并后ACR20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3.61[2.14,6.08]。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1.30[0.98,1.74]。小剂量MRA组与大剂量MRA组合并后ACR20的OR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4[0.42,0.70]。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0.94[0.55,1.62]。大剂量MRA组与MTX组合并后ACR20的OR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3.83[1.40,10.51]。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2.49[0.90,6.86]。 结论:1、MRA 4mg/kg体重或8mg/kg体重,每4周一次,静脉输注,对RA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大剂量MRA较安慰剂安全性差。小剂量MRA安全性同安慰剂相当。2、大剂量MRA较小剂量MRA更为有效,安全性相当。3、大剂量MRA较经典抗风湿药MTX短期(≤24周)疗效好,安全性相当。MRA是一种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的治疗RA的新型生物制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建平;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诊断——单纯X线所见[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1年01期
2 陈秀梅,陶怡,叶凤珍;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艾森克个性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1996年02期
3 孙富崇;蝮蛇抗栓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53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7年06期
4 黄国平;田常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5 ;类风湿关节炎能引起哪些内脏损害?[J];中国临床医生;1999年08期
6 梁晋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诊断与治疗[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7 左晓霞,胡燕青,王浩,蒋庆年,王柳;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9期
8 朱静;刘建;吴晓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J];医学科技;2002年01期
9 戴冽;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策略[J];新医学;2004年04期
10 黄梅,张瑶珍,孙汉英,刘文励,邓金牛,陈淑萍;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2期
11 张建军,沈国民;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4期
12 童艳华;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5年03期
13 ;类风湿关节炎:关键是规范治疗[J];家庭医药;2005年07期
14 王伟钢;;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概况[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9期
15 王永芝;陈红;王英;;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1例重度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06年03期
16 李萍;盛志业;;风湿/类风湿关节炎[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年08期
17 王新华;;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新疆医学;2006年06期
18 鲁丽;陈艳林;周唯践;;三七治疗尪痹“通则不痛”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19 栗占国;卢靓;;他的“关节炎”如何规范治疗[J];家庭医药;2007年02期
20 梅珏;;血小板CD62P测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J];江西医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调查分析[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戴金华;马建波;廖于峰;余秋云;陈建伟;;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指标研究进展[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和鸣;;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与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满意;;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症状的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玲;李莉霞;;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6 杨梅;袁丽;付秋蓉;;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谢燕;叶志中;尹志华;;不同剂量依那昔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陈勇;薛妍;何新豪;陈晗;林星;;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例观察[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胜男;陈君敏;;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李艳芬;;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评价[A];玉溪市第十三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莉萍;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玮;中国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孙建;河南省漯河地区中老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3年
4 李芯;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5 邝丽仪;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任璇璇;类风湿Ⅰ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付敏;解脲脲原体感染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匡小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9 王静;TNF-α对类风湿关节炎P-糖蛋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闫杰;穿心莲内酯诱导人类风湿关节炎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B7-H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病情相关性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林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及与间质性肺疾病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黄鹤卿;IL-33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韩瑞;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梁树芬;血清COMP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软骨损伤价值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李广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的检测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高泽涵;血清瘦素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能量代谢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8 史恒星;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9 刘昌莲;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短期治疗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敏;IL-2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生部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马喻;类风湿关节炎锻炼讲方法[N];健康时报;2003年
2 李主任;恶性类风湿关节炎是怎么回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3 ;类风湿关节炎为何会晨僵[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4 上海岳阳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类风湿关节炎的日常护理[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5 记者 韩璐 吴刚;近八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诊“进错门”[N];健康报;2010年
6 通讯员 张国清;“珍贵基因”造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N];科技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锐;类风湿关节炎其实不难治[N];健康时报;2004年
8 俞忠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能治好吗?[N];健康时报;2004年
9 ;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N];人民日报;2000年
10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邓艳琳;生物制剂“狙击”类风湿关节炎[N];健康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