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白介素(IL)-6受体拮抗剂(Tocilizumab、MRA)同安慰剂或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在PubMed、HighWir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筛选有关MRA治疗活动性RA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4.2.2软件对各研究结果(ACR20、ACR50、ACR70、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评价MRA治疗RA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适当的分析模型合并效应量,必要时对统计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7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包括患者偏倚例,对照组为安慰剂或MTX。按照试验组MRA的剂量及对照组药物的种类将所有试验分成四组,即大剂量MRA组(每4周8mg/kg体重)与安慰剂组、小剂量MRA组(每4周4mg/kg体重)与安慰剂组、小剂量MRA组与大剂量MRA组、大剂量MRA组与MTX组。经统计分析,大剂量MRA组与安慰剂组合并后的ACR20的OR及95%置信区间为6.17[3.88,9.82]。经敏感性分析,合并后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4.89[3.99,5.99]。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1.51[1.25,1.82]。小剂量MRA组与安慰剂组合并后ACR20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3.61[2.14,6.08]。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1.30[0.98,1.74]。小剂量MRA组与大剂量MRA组合并后ACR20的OR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4[0.42,0.70]。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0.94[0.55,1.62]。大剂量MRA组与MTX组合并后ACR20的OR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3.83[1.40,10.51]。合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OR值及95%置信区间为2.49[0.90,6.86]。
结论:1、MRA 4mg/kg体重或8mg/kg体重,每4周一次,静脉输注,对RA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大剂量MRA较安慰剂安全性差。小剂量MRA安全性同安慰剂相当。2、大剂量MRA较小剂量MRA更为有效,安全性相当。3、大剂量MRA较经典抗风湿药MTX短期(≤24周)疗效好,安全性相当。MRA是一种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的治疗RA的新型生物制剂。
|
|
|
|
1 |
张建平;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诊断——单纯X线所见[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1年01期 |
2 |
陈秀梅,陶怡,叶凤珍;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艾森克个性调查[J];南方护理学报;1996年02期 |
3 |
孙富崇;蝮蛇抗栓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53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7年06期 |
4 |
黄国平;田常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
5 |
;类风湿关节炎能引起哪些内脏损害?[J];中国临床医生;1999年08期 |
6 |
梁晋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诊断与治疗[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
7 |
左晓霞,胡燕青,王浩,蒋庆年,王柳;小剂量强的松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9期 |
8 |
朱静;刘建;吴晓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J];医学科技;2002年01期 |
9 |
戴冽;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策略[J];新医学;2004年04期 |
10 |
黄梅,张瑶珍,孙汉英,刘文励,邓金牛,陈淑萍;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J];临床内科杂志;2005年02期 |
11 |
张建军,沈国民;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4期 |
12 |
童艳华;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观察与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5年03期 |
13 |
;类风湿关节炎:关键是规范治疗[J];家庭医药;2005年07期 |
14 |
王伟钢;;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概况[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19期 |
15 |
王永芝;陈红;王英;;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1例重度中毒病人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06年03期 |
16 |
李萍;盛志业;;风湿/类风湿关节炎[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年08期 |
17 |
王新华;;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新疆医学;2006年06期 |
18 |
鲁丽;陈艳林;周唯践;;三七治疗尪痹“通则不痛”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
19 |
栗占国;卢靓;;他的“关节炎”如何规范治疗[J];家庭医药;2007年02期 |
20 |
梅珏;;血小板CD62P测定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J];江西医药;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