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

白慧婧  
【摘要】: 目的 近年多个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 GnRH-a)可使多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然而此类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如何却很少有报道。 本研究以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为对象,观察不同浓度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增长的影响;以及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中Pten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观察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 材料与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将HEC-1-B细胞接种于裸鼠右上肢近腹股沟处皮下皮肤处,建立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将2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即低剂量组(15ug/kg),中剂量组(30ug/kg),高剂量组(60ug/kg)和空白对照组(Oug/kg),每组6只.造模7天后开始用药物干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每天一次,持续六周。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裸鼠全身状况,实验结束时,将移植瘤完整取出,称取瘤重,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ten mRNA的表达。 结果 1.当丙氨瑞林浓度为15ug/kg时,癌细胞即受到抑制,抑瘤率为16.70%;随着丙氨瑞林浓度的增大,抑制率渐高。到浓度为60ug/kg时抑瘤率上升至3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浓度从15ug/kg-60ug/kg的丙氨瑞林作用6w后,Pten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氨瑞林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丙氨瑞林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蛋白表达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英;张琴;谭传斌;;PTEN和C-me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12期
2 张殊,康志海,王桂荣;PTEN抑癌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1年02期
3 薛菊辉;陶潜;鲁晓燕;;PTEN、P2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4 陈炳锦;抑癌基因—PTEN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的突变[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年02期
5 宗志红;董经宇;赵杨;;PTEN/AK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1年08期
6 苏联珍;吴静;;PTEN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7 薛菊辉;刘曼华;陶潜;鲁小燕;;PTEN、P53、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王冬颖;;c-erbB-2与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16期
9 邓开玉;徐大宝;陈芸;;K-ras及PTEN在45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10 王素琴;耿正惠;周静;;子宫内膜癌中PTEN及ER的表达[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08期
11 薛菊辉;刘曼华;陶潜;鲁小燕;;PTEN、P53与子宫内膜癌发病关系研究[J];海南医学;2007年10期
12 蒋宋薇;徐红;梁秀就;何中慧;;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09年01期
13 李超,戴淑真;抑癌基因PTEN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3年32期
14 伊铁忠;糜若然;蔡雁;孙鹰;董铁军;;子宫内膜癌中E-cad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22期
15 韦毓;庞朗;冯秀英;;PTEN和cyclinE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J];肿瘤防治研究;2006年06期
16 刘新琼;彭树松;杨熠;马利国;陈递林;;子宫内膜癌中PTEN基因表达异常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年06期
17 欧阳艳红;;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J];西南军医;2010年03期
18 李超;乔炳龙;姚勤;戴淑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 mRNA和PTEN蛋白表达[J];江苏医药;2007年02期
19 韦玮,吴晓玲,孙袁,仝铁,李惠;C-myc、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5期
20 赵岩;程大丽;张淑兰;杨清;;子宫内膜癌中PTEN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英文)[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宇;刘大菊;赵俊军;于丽;聂利;;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2 谢阳桂;;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分期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妇产及计划生育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倩;李从铸;张灏;;PEL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叶大风;钱建华;谢幸;;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绒癌一例报道和文献复习[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钱荣华;王永来;;HIF-1α及PHD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蒙森;马海艳;周显礼;;三维超声联合TUI技术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玉明;崔艳秋;赵艳芝;姬广聚;;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SV-TK/GCV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实验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8 袁鹰;鲁梅芳;王蓁;;肥胖并子宫内膜癌病人腹部脂肪组织芳香化酶mRNA的表达[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徐锦屏;张芸;;子宫内膜癌中p16、p27kipl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赵维英;庄育红;任幕兰;;子宫内膜癌术前动脉插管化疗临床研究[A];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肿瘤学术研讨会暨无锡市妇产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清;子宫内膜癌中PTEN/PI3K信号转导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刘玉环;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姜展红;雌激素硫酸转移酶和甾体硫酸酯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4 吴飞;性激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术后HRT安全性循证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梁淑美;ALCAM在子宫内膜恶性转化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1年
6 曹冬焱;早期子宫内膜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范艳艳;叉头框C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及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赵岩;子宫内膜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与PTEN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陈洲;PTEN在拟阿尔茨海默病样细胞模型发生中的变化及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10 范小平;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慧婧;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闫志红;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子宫内膜癌中PTEN及PI3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杨培丽;腺病毒介导的PTEN cDN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江敏;I型子宫内膜癌与内膜增生组织中PTEN、BRCA_1的表达与临床意义[D];昆明医学院;2004年
5 李晓玲;PTEN、P21~(ras)在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及其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6 杜雪;PTEN肿瘤抑制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突变分析和蛋白表达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7 张勤;Survivin与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8 林萍;PTEN,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赵剑虹;Beclin1、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高嵩;子宫内膜癌PTEN突变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慕欣;子宫内膜癌诊治观点[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王素美;防子宫内膜癌先瘦身[N];健康时报;2009年
3 徐望红;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北京 刘朝晖;哪些人要警惕子宫内膜癌[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刘朝晖;子宫内膜癌爱“盯”哪些人[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本期专家:刘朝晖教授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九大人群警惕子宫内膜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7 王秀春;子宫内膜癌“招”谁[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蕴;十类人群易患子宫内膜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9 于斌;子宫内膜癌青睐谁[N];大众卫生报;2004年
10 衣晓峰 靳万庆 本报记者 孙 理 通讯员;子宫内膜癌“盯”上老年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