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6例临床分析
【摘要】:
背景: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患者影响的身心健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常规外科手术虽然已经相当成熟,但需体外循环(除动脉导管未闭外)、手术创伤大,且住院时间长,手术疤痕明显,且有一些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上世纪50年代,Seldinger等采用穿刺、导丝和导管方法进行血管内置管操作,标志着一种新的、微创、有效的先心病治疗方法及先行病介入治疗的形成。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介入经验的积累以及操作技术的提高,形成了科学的、规范的介入心脏病学,但由于进口材料昂贵限制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国产封堵器的研制成功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使得介入治疗在我国广泛开展,将我国的先心病介入治疗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目的:
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36例先天性心脏病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PDA)18例、房间隔缺损(ASD)11例、室间隔缺损(VSD)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1例,均在X线透视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指导下行导管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行造影和TTE检查,术后72h、1、3、6个月分别行TTE、ECG和X线胸片检查观察疗效。
结果:
36例先天性心脏病除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行造影后不宜行介入封堵外均成功封堵,即刻成功率97.2%,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无急诊手术病例。术后即刻行X线透视造影或TTE显示无残余分流和再通。术后随访示心室内径均不同程度缩小,左室射血分数不同程度变化至正常范围;10例肺动脉压患者肺动脉压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
结论:
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ASD、VSD是一种成功率高、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可靠方法。
|
|
|
|
1 |
李政宁;伍伟锋;刘唐威;;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镍对人体的影响[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3期 |
2 |
邱红梅;张国娟;丁晓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02期 |
3 |
陈世忠;张林潮;;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80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年02期 |
4 |
钟一鸣,廖伟,危小军,谢东明,赖小芳,刘海龙;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5 |
秦永文
,丁仲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年08期 |
6 |
杨茹;;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12期 |
7 |
周滔;沈向前;周胜华;祁述善;方臻飞;胡信群;吕晓玲;;复合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初步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07年08期 |
8 |
刘行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9 |
熊宁;王强;杨尚凌;倪建毛;吴姗燕;曾海珍;侯新明;朱东声;;复合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0 |
汤圣兴,纪勤炯,朱向明,张平洋,曹蘅,祈述善,王安才;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初评[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年01期 |
11 |
郭维琼;钱维源;安平;游昕;但文富;;超声协助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4例[J];东南国防医药;2009年03期 |
12 |
胡楝;钟志敏;钟焕清;谢翠贤;刘超;余观水;曹永科;;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99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13 |
刘建华;;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年10期 |
14 |
郑若龙;陈新军;殷泉忠;高春恒;李健;张华;;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1期 |
15 |
田凤华;郭丽君;姜桂艳;曹妍;刘中连;杜景梅;;经导管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
16 |
王继珍;;心脏介入治疗技术进入新纪元——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张智伟[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29期 |
17 |
文萍;王珍丽;肖秋金;舒莉;宋薇薇;;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8 |
宋书田;周继梧;肖连波;宋祥;;房缺封堵术中封堵器脱落急诊手术[J];临床误诊误治;2007年06期 |
19 |
江汝健;付立;李勇;;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封堵器脱落的外科手术治疗[J];四川医学;2008年04期 |
20 |
钟理;宋治远;冉擘力;张志辉;张倩;;先天性巨大冠状动脉右室瘘的介入治疗[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