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呼吸道感染该菌的临床特点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MA)的耐药性及其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意义,分析影响呼吸道感染SMA患者转归的因素。
方法测定2009年5月-2010年3月分离到的65株SMA对4种抗菌药物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进行耐药性分析。收集其中33例呼吸道感染SMA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住院天数、分离出SMA前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种类和数目、混合感染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患者入院、其他细菌(除SMA外)培养阳性、SMA培养阳性第一天的体温、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常规、肝功能、血气分析,进行APACHEⅡ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采用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了解SMA感染的临床意义及转归的影响因素。
结果33例呼吸道感染SMA患者中,男25例,女8例;平均住院日为40.41±27.88天,培养出SMA前的平均住院日是24.41±15.51天。平均年龄为65.24±18.81岁,≥60岁者26例(78.78%)。基础疾病中血液系统疾病占10例(30.30%);恶性肿瘤8例(24.24%);慢性疾病9例(27.27%),三者共达81.81%。所有的患者都有深静脉留置针,导管种类多样包括13例(39.39%)患者留有胃管,11例(33.33%)留有尿管,10例(30.30%)行中心静脉置管,9例(27.27%)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33例患者合并真菌感染19例(57.58%),鲍曼不动杆菌18例(54.55%),铜绿假单胞菌16例(48.48%),阴沟杆菌12例(36.3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例(24.24%)。感染SMA之前,27例患者(81.82%)使用了加酶抑制剂抗菌素,24例(72.73%)使用了碳氢酶希类抗菌素,20例(60.61%)进行了抗真菌治疗,10例(30.30%)使用了利奈唑胺,喹诺酮类的使用为9例(27.27%)。转归:痊愈3例(9.09%),显效11例(33.33%),进步1例(3.03%),无效18例(54.55%)。患者入院、其他细菌(除SMA外)培养阳性、SMA培养阳性第一天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6.34±5.07、18.96±5.36、19.8±6.62*,两两间进t检验,仅入院第一天与SMA培养阳性第一天的APACHEⅡ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入院第一天APACHEⅡ评分≥15分者22例,其中无效12例(71.43%)。入院第一天APACHEⅡ评分与转归两者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82*(P0.05)。65株SMA药敏结果为: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77%、13.85%、32.31%、100%.
结论①住院时间长;年龄大;危重的基础疾病;导管的留置;存在混合感染,大量高档抗生素的使用;APACHEⅡ评分15分可能为呼吸道感染SMA的危险因素。②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呼吸道感染SMA死亡率越高。③呼吸道SMA培养阳性可能提示患者病情加重。④我院临床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可首选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进行经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