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的应对方式研究
【摘要】:随着竞技比赛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竞技比赛的竞争逐渐由体能、技战术能力转变为心理能力的竞争,心理能力成为运动员竞技比赛中保持最佳运动水平的关键。在异常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应对赛场上种种问题和压力的能力,更是运动员良好心理能力的关键。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临波折及压力时所选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稳定因素与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运动员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可以保障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创造优异的比赛成绩。本研究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性别、运动等级、训练年限)、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讨论与验证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从而提出关于中学生运动员体育参赛应对方式培养的策略。本研究以山西省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为研究对象,以中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学生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说明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其中包含积极行动及计划、接受、寻求工具性支持、积极解释、寻求情感性支持、自我责备、自我分散及行为脱离、否认、发泄9组应对维度;再根据相关研究学者有关应对方式的分类可以将积极行动及计划、接受和寻求工具性支持划分为问题应对方式;积极解释、寻求情感性支持、自我责备划分为情感应对方式;自我分散及行为脱离、否认、发泄划分为逃避应对方式。(2)团体项目、个人项目的中学生运动员采用直接行动及计划、接受、工具性支持、积极重组、情感性支持、自我责备、自我分散及行为脱离、否认、发泄应对方式上存在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限的差异;团体项目、个人项目的中学生运动员采用问题应对方式、情感应对方式、逃避应对方式上,在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不同训练年限维度上存在差异。(3)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得出影响应对方式的三大因素,即:训练因素、社会学因素、应激源因素。(4)通过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训练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影响突出,应激源因素对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较小。(5)改善中学生运动员应对方式,提高运动成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增加体育参赛机会,提升中学生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加强技、战术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加强心理技能训练,提高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控制能力;设置合理的体育参赛目标,培养中学生运动员自我评价能力;给予外界支持与鼓励,激励中学生运动员的体育参赛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