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山西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崔凯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国际化的今天,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已成为该国家(地区)能否分享域际分工和国际分工利益的关键。在当代,全球还不是一个福利单元,最大的福利单元是国家或民族,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可行的机制来协调和补偿国家或民族之间的福利损失。因此要从根本上保证所在地区广大人民的福利水平不受到损害,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当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每一个省市和地区都有独特的资源要素禀赋和特定的需求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当地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只有大多数地区的支柱产业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本文首先回顾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学含义,并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波特的钻石理论中探寻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在设计山西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之前,本文先对目前主要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在吸收和借鉴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定了山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和原则,并详细介绍了主要的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本文从产业结构分布的国际比较、出口产品竞争力和工业产业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了山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分析,在分析时采用了贸易竞争指数、竞争优势系数、市场占有率等显示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山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最后,本文借鉴了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山西的传统支柱产业煤炭产业和焦炭产业进行了国际竞争力分析,并给出了提高煤炭产业和焦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凌家驹 ,刘犇;关于提高大型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力的一些思考[J];上海企业;1991年09期
2 朱曾惠;要重视化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J];现代化工;1996年04期
3 耿弘,孙学玉;中国产业组织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J];财经研究;2000年01期
4 蔡珍贵,刘晓艳;中国外贸发展战略面临调整[J];经济论坛;2000年24期
5 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年03期
6 杨晓峰,杨晓林;浅谈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S2期
7 张通,周宁;韩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述评[J];南方金属;2001年06期
8 严伟良;国际竞争力及其要素分析[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5期
9 王仁曾;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中美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比较[J];政工研究动态;2002年22期
11 陈凯;;差距在哪里?——中外电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之一[J];中国电信业;2002年03期
12 李治国;;向世界名牌进军[J];经济管理;2002年21期
13 闫旭骞;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4期
14 姜爱芹;影响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J];中国茶叶;2003年02期
15 刘光溪;提高国际竞争力迎战全球化[J];上海企业;2003年11期
16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31位 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提升最大障碍[J];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08期
17 马富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J];中国总会计师;2003年02期
18 张其仔;乐宜仁;;开放条件下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J];经济管理;2003年17期
19 ;中国大宗作物竞争力排序 稻米最具国际竞争力[J];农家之友;2003年09期
20 胡斌;;“走出去”后如何做强国际竞争力——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孙文杰[J];中国经济快讯;2003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德海;;以国际化视角拓展新农村流通体系的思考——黑龙江农产品进入国际大循环的对策思路[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明山;辛飞;;强化能源管理咨询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汪涛;赵彦云;;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预测[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4 唐丽敏;刘翠莲;谷峰;;关于影响集装箱港口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的研究——亚洲/北美航线实证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200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鞠颂东;徐杰;;云南省物流体系构建对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的作用[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范铮;;一个现代企业的运动轨迹——从上海振华港机的发展看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秦殿军;万娟;;自主创新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允中;;强化现代发展意识与提升整体性国际竞争力——重谈不容延误的粤港澳区域合作[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冯廷佺;;提升中国特种茶国际竞争力的思考[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10 左和平;张纯;颜蔚蓝;;中国陶瓷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日用陶瓷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暨日用陶瓷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李红;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3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曾珠;中日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秦泰;中国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有成;我国油田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余红胜;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禹智潭;基于供应链联盟提升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王春玲;中国果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马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钟演;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中国家电产业[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李云凌;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D];江南大学;2008年
3 申星植;提高韩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付红波;我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烨;以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争端为例探析贸易摩擦隐含的规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吕佳苏;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蔡荣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陈旭建;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森山勇;试析日本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郭柏阳;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新;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国际竞争力[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任建新;提高中国化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刘筱秋;一部饭店管理学理论的力作[N];中国旅游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小勇;看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国际竞争力[N];中国汽车报;2004年
5 张雪冰;中船重工:依靠科技增强国际竞争力[N];光明日报;2002年
6 李南玲;两大因素构成我国IT业国际竞争力[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李扬;金融同业合作 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N];经济日报;2002年
8 余华明;大力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N];金融时报;2003年
9 本报评论员;从做大到做强 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夏丽华;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N];中国证券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