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孢镰刀菌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摘要】:本文对实验室保藏的121株尖孢镰刀菌(形态学鉴定)进行了产纤维素酶的研究,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了了5株纤维素酶的高产菌株。对所得菌株进行了[TS序列鉴定和粗酶液酶学性质分析,并进行了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
通过刚果红染色观察水解圈的方法从121株尖孢镰刀菌(形态学鉴定)中初步筛选出20株酶活较高的菌株。从初筛得到的20株菌种通过粗酶液酶活测定和酶活力计算,筛选出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5株菌,其中H57-1酶活力达到16.41U/ml。
对筛选出的5株菌进行ITSrDNA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利用www.NCBI. nlm. (?)ih. gov中BALST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5株菌均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
对菌株H57-1的粗酶液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以CMC-Na为底物,其最适反应条件为PH=5.3,62℃。该酶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尤其作为真菌对强碱环境的耐受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真菌纤维素酶耐碱性差和细菌纤准素酶酶活低的不足。
对菌株57-1最适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麸皮48.0g/L、蛋白胨14.0g/L磷酸二氢钠2.0g/L、氯化铵3.9g/L、氯化钠2.0g/L、pH7.0配制发酵培养基,取3mL种龄48h的种子液接种发酵培养基,温度28℃、摇床转速150r/min振荡培养85h,最终酶活力达到23.19U/ml,比初始酶活力提高了41.3%。
|
|
|
|
1 |
罗永婷;李焱;孙凌燕;李新国;陈军;;SAS软件对曲霉M-18产内切葡聚糖酶的发酵条件优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2 |
齐海萍;胡文忠;范圣第;;根霉菌ZJ-8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
3 |
李秀婷;佘元莉;孙赟;吕跃钢;马家津;宋焕禄;;链霉菌F0107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的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7期 |
4 |
杨坚;谢超;段涛;;冷泡茶发酵菌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10期 |
5 |
W.H.Hemmpel;邓立平;;纤维素纤维织物的酶降解表面改性[J];国外纺织技术;1992年05期 |
6 |
曹亚彬,郭丽姝,牛彦波,李智;纤维素酶的固体培养方法[J];生物技术;2002年04期 |
7 |
王炜,付建红,崔卫东,徐斌;一株产纤维素酶细菌液体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
8 |
沈金龙,毛爱军,王远亮,江宁,董志扬;纤维素酶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4年04期 |
9 |
韩学易;陈惠;吴琦;梁如玉;高凤菊;胥兵;;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C-36的产酶条件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0 |
张强;陈合;张红艳;;山草粉用于纤维素酶液体发酵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
11 |
徐艳;张海锷;;纤维素酶促进黄芪中黄芪多糖提取率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
12 |
魏凤玉;方春;;酶法提取无患子皂苷的工艺研究[J];应用化工;2010年08期 |
13 |
舒国伟;王长凤;陈合;杨志伟;;双水相体系萃取纤维素酶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年12期 |
14 |
;生产纤维素酶的霉菌培养物和培养基[J];食品与发酵工业;1975年03期 |
15 |
冯雁,靳小红,李增吉,曹淑桂,程玉华;高分子添加剂对纤维素酶糖化力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9期 |
16 |
邱立友,朱德育,张清振;黑曲霉纤维素酶酶学特性及其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17 |
宋桂经,孙彩云;纤维素酶TCE及其在纺织品加工上的应用[J];纺织学报;1996年02期 |
18 |
谭宏,谢小保,莫勇,邓金花;里氏木霉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6年01期 |
19 |
李振华;郑光洪;陈德基;;用于改善苎麻织物服用性能的纤维素酶的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
20 |
李良健,刘建中;纤维素酶变性处理促进剂LL的应用[J];印染助剂;199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