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三氮唑二茂铁衍生物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二茂铁类金属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非线性光学材料、磁性材料、液晶材料、燃速催化剂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具有液晶性的杂环化合物在设计合成新型的功能材料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1,2,3-三氮唑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三唑环上进行取代基和官能团的化学修饰。环上的氮原子有孤对电子,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配位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在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材料化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鉴于上述优良性质,本文以二茂铁炔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点击法合成了含有三氮唑的二茂铁衍生物,并将其与过渡金属Cu(Ⅱ), Zn(Ⅱ)配位得到相应的配合物。并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做了IR,1HNMR,13CNMR, MS, X-ray,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TG-DSC研究了其对高氯酸铵(AP)催化热分解性能,发现配体和配合物均可使AP的热分解温度提前且放热集中,可做燃速正催化剂。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发现长链烷氧基配体具有液晶性,属于向列型热致液晶。
|
|
|
|
1 |
周志华,汤杰,胡秀贞;四面体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构型与CD的关系[J];无机化学学报;1989年02期 |
2 |
王艳芳;;过渡金属香兰素配合物的固相合成[J];高师理科学刊;2008年03期 |
3 |
张莉,罗来辉;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进展[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4 |
黄秋锋,林深,许美羡;过渡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催化应用[J];合成化学;2004年03期 |
5 |
余玉叶,赵国良,赵纳君,方萍;过渡金属1,6-己二胺缩双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J];光谱实验室;2005年04期 |
6 |
陈耀焕;曾明英;周澄明;盛怀禹;;~(15)N-标记化合物合成的研究 Ⅱ.~(15)N-芳香羟肟配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1989年04期 |
7 |
李文华;;过渡金属配合物透视色原理[J];化学教育;1992年03期 |
8 |
睢超霞;张俊苓;刘薇;杨芳;郑文杰;白燕;;2,1,3-苯并[c]硒二唑金属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年05期 |
9 |
王锐;;均苯四甲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0 |
刘峥;王渊;葛彩叶;;电有机合成3,5-二溴水杨醛缩丝氨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9年07期 |
11 |
周惠良;曹艳;;希夫碱配合物RE_3L_6(NO_3)_6(H_2O)_2的合成与光谱性质[J];石油化工应用;2008年06期 |
12 |
陈荣悌;张启衍;郝金库;;18电子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反应机理[J];化学通报;1984年07期 |
13 |
游效曾;施舒;余晓斌;;气液色谱法测定一些Lewis碱与Ni(ENAC)·H_2O的加合常数[J];化学学报;1987年08期 |
14 |
胡翠娥;陈琼;任建国;秦子斌;;大环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 Ⅱ.乙酰丙酮铕(Ⅲ)、镱(Ⅲ)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8年03期 |
15 |
秦子斌;彭正合;吴革非;刘志锋;周志平;杨万明;;大环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 Ⅲ.四-(2-硫-苯甲酰硫基)-四氮杂卟啉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9年01期 |
16 |
许纯;任友贤;陈运生;莫简;黄荫乔;;含硫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Ⅴ.3-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与ZnX_2.CuX_2.NiX_2的配合物及其抗癌活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3年02期 |
17 |
张晶莹,阚士董,马於光,张国,沈家骢;三重态发光材料Cu_4掺杂的PVK发光器件及特殊的发光增强机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4期 |
18 |
陈昌云,周志华;六次甲基四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其热色性[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9 |
孙纲春;曲建强;王流芳;陈耐生;陈晓光;李燕;谢晶曦;;吲哚基丁烯酮缩氨基硫脲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1期 |
20 |
李钦玲;;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J];青海科技;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