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托克托县潜水与土壤中氟化物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
【摘要】:地下水氟化物超标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地下水中含有的过量氟化物,已经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等理论,分析了研究区潜水和土壤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及其赋存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机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潜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型,而混合CaHCO3型、混合CaMgCl型、CaCl型及NaHCO3型水均较少。研究区的这种水水化学分布主要是由于潜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蒸发浓缩强烈,导致低溶解度Ca2+、Mg2+容易析出,而Na+和Cl-由于溶解度较高,因而成为了研究区潜水中的主要水化学成分。2.研究区地下水中氟含量与地下水其它化学组分的相关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潜水含水层,阳离子Ca2+与F-相关程度最高,呈显著性负相关,表明Ca2+浓度对潜水含水层中氟化物含量影响较大。3.研究区潜水氟的最小浓度为0.15 mg/L,最大浓度为7.00 mg/L,平均值为2.10mg/L。从总体上看,本区湖积台地地下水潜水氟含量比冲湖积平原高。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大部分潜水中氟含量超出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Ⅲ水水质所规定的1.0mg/L上限,表明潜水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已产生氟污染,已经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4.研究区地下水中氟与土壤水溶性氟的空间浓度分布特征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都表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最高值都集中在冲湖积平原及湖积台地中部,最低值都出现在大黑河与黄河沿岸及大黑河以西一带。研究区东部的蛮汉山为该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自第三纪以来经历了至少四次玄武岩喷发,大量的富氟矿物在漫长的地质演化、风化及水岩相互作用下被带入带湖积台地内沉积,从而成为土壤和地下水中氟化物的重要来源。此外,在冲湖积平原与湖积台地之间的沟谷地带,地势低洼、水动力条件差、加之地下水位埋深较浅,蒸发作用的影响强烈,进一步促进了地下水中氟化物富集。
|
|
|
|
1 |
李巍;朱兴坤;;浅谈泰来县地下水分布规律及水质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
2 |
杨素珍;郭华明;唐小惠;沈照理;;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水砷异常分布规律研究[J];地学前缘;2008年01期 |
3 |
田春艳;张福存;;宁夏银北平原地下水中砷的分布特征及其富集因素[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年02期 |
4 |
卜俊贤,朱少荣,刘佑荣,宫晓飞;曾侯乙墓墓区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0期 |
5 |
柯金良;;保护地下水[J];世界环境;1984年01期 |
6 |
王靖文;叶恒朋;熊培生;杜冬云;李明健;周素华;;江汉平原高砷地下水区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指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年03期 |
7 |
崔连生;;长白山区地下水重金属及砷的化学形态研究方法及其分布特征[J];吉林地质;1987年03期 |
8 |
陈建生;探测地下水参数的同位素示踪仪及其应用[J];物理;1989年04期 |
9 |
张旭,韩基超,王铁军;大连市旅顺地区地下水的水质恶化及其对策[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0 |
朱莉娜,王瑞久,柯昌麟;用环境同位素研究灰场灰水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4期 |
11 |
张丽萍;谢先军;李俊霞;王焰新;;大同盆地富砷地下水的水化学与地球化学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3年02期 |
12 |
许珊;苏春利;冯亮;王焰新;;大同盆地高砷地下水中可培养耐砷微生物的群落结构[J];生态毒理学报;2013年02期 |
13 |
周丽珍,刘佑荣,陈刚,周海辉;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区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1期 |
14 |
卢冬;胡耀国;彭四清;谢金波;;应用浅层地温测量法分析崩岗侵蚀与地下水分布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
15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