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诃子成分的分离鉴定及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建业  
【摘要】:为研究诃子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以及对比两种初步分离方法的效果,我们进行了这项实验。通过多种色谱法从诃子中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通过各种光谱方法(1H-NMR、13C-NMR、HMBC、1H-1HCOSY 以及 UPLC-MS)将这些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隸云实精(corilagin,1);柯黎勒酸(chebulagicacid,2);鞣花酸(ellagicd,3);没食子酸(gallic acid,4);诃子裂酸(chebulic acid,5);莽草酸(shikimicacid,6);13-诃子裂酸甲酯(13-methylchebulate,7);11-诃子裂酸甲酯(11-methylchebulate,8);5-O-没食子酰莽草酸(5-O-galloylshikimic acid,9);11,12-诃子裂酸二甲酯(11,12-dimethylchebulate,10);诃子鞣质 B(chebumeininB,11);安石榴甙(punicalagin,12);1,4-二-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1,4-di-O-galloyl-β-D-glcose,13);榄仁黄素 A(terflavin A,14);特里马素(tellimagrandin,15);木麻黄鞣宁(casuarinin,1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entagalloyl glucose,17);诃子酸(chebulinic acid,18);1,3,6-三-O-没食子酰葡萄糖(1,3,6-tri-O-galloyl-β-D-glcose,19);1-O-没食子酰-6-0-肉桂酰葡萄糖(1-O-galloyl-6-O-cinnamoylglucose,20);诃子苷 Ⅱ(chebuloside Ⅱ,21)。清除DPPH自由基实验研究发现化合物(1-5,7-20)显示出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中,诃子裂酸(5)的EC50=4.6μg/mL。13-诃子裂酸甲酯(7)及11-诃子裂酸甲酯(8)与诃子裂酸的结构相似,只是其一个羧基的甲酯化物,活性有所下降(EC50分别为9.8和15.1μg/mL)。11,12-诃子裂酸二甲酯(10)是诃子裂酸的两个羧基的二甲基酯物,活性又有所下降(EC50=21.5μg/mL)。提示同样诃子裂酸母核,羧基的活性高于甲酯。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研究显示化合物(1-20)均有较好的活性,其中诃子裂酸的活性最强,并且与清除DPPH自由基一样,存在诃子裂酸、其单甲酯和二甲酯化物活性依次降低的规律。建立了 LC-MS法测定上述21种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了大孔树脂和溶剂萃取法的分离效果。结果得知,大孔树脂的水、甲醇-水1:1和甲醇洗脱部分分别与溶剂萃取法的水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诃子成分的提取能力类似。上述大多数诃子成分主要分布在大孔树脂水洗部分和萃取法的水相。两种方法对一些化合物还有独特的富集优势,大孔树脂法可将85%以上的诃子裂酸(5)、莽草酸(6)及13-诃子裂酸甲酯(7)富集到水洗脱部分。萃取法可将90%以上的1-O-没食子酰-6-0-肉桂酰葡萄糖(20)富集到乙酸乙酯相。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海兰;徐波;;米口袋清除自由基活性及其成分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宏硕;王维君;张国蓉;刘安军;;三种软骨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02期
3 曹秀明;罗春兰;马娇;;天然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9年09期
4 王雪艳;陈发河;吴光斌;黄志勇;;龙眼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黄海兰;徐波;段春生;;金钱草清除自由基活性及其成分研究[J];食品科学;2006年10期
6 丁苏;施用晖;王海松;乐国伟;陈皇女;袁欣;鲍洋;;不同聚合度低聚木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4期
7 刘玉萍,Purusotam Basnet,小松かつ子,曹晖;黄芩清除自由基活性与黄芩苷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年08期
8 赵小亮;吕友晶;李苗苗;李广生;王玉峰;于广利;;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ge.)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9 李红兵;刘晔玮;李立;邸多隆;;锁阳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9年10期
10 胡天喜,陈季武;昂立1号口服液清除氧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07期
11 杨玲;汪河滨;罗锋;;甘草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2 王希;吴向阳;仰榴青;陈荣华;王金;;大麦多糖的提取及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11期
13 李婕姝;贾冬英;姚开;刘祥梅;;荸荠皮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8年04期
14 任国艳;李八方;赵雪;庄永亮;闫鸣艳;侯虎;;海蜇头糖蛋白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08年04期
15 张琛;王金彬;杨海文;韦东;胡丰林;樊美珍;;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清除自由基活性评价[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年05期
16 左风;两种海洋微生物的抗炎、止痛及清除自由基活性[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2年02期
17 刘春兰;杨万政;刘海青;邓义红;刘明亮;;沙棘叶水溶性多糖的初步纯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8 范秀萍;吴红棉;王娅楠;彭翠萍;;波纹巴非蛤糖蛋白的分离提取及体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年01期
19 李超;李姣姣;;回心草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J];粮油加工;2010年08期
20 陈秀敏;李西平;;对15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理论评价[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拥军;吴逸明;石杰;李晓静;;中药巴戟天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和抗自由基活性的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朱昱燕;王友升;赵茜;郭晓敏;李丽萍;;槐花中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研究[A];2009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会议指南[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建业;诃子成分的分离鉴定及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2 章能胜;一株古尼拟青霉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晓宇;羟基查尔酮类似物的合成及其体内体外抗自由基活性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4 宋爱新;薯蓣科植物——山药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