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空间分布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摘要】: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是干旱、半干旱的内蒙古内流河湖发育的典型湿地。本文对乌珠穆沁盆地湿地面积、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植被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及该区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如下:
利用“3S”技术对乌珠穆沁盆地湿地面积及湿地植被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绘出“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类型图”。统计出乌珠穆沁盆地湿地面积为9160.982km~2,占盆地总面积的13.1%。湿地植被类型划分为(1)河岸白桦沼泽,(2)河岸柳灌丛沼泽,(3)芦苇沼泽,(4)水葱、藨草沼泽,(5)灰脉苔草沼泽,(6)小糠草、苔草、杂类草草甸,(7)小糠草、苔草、杂类草草甸+星星草盐化草甸,(8)无脉苔草草甸,(9)芨芨草盐化草甸,(10)马蔺盐化草甸,(11)星星草盐化草甸,(12)星星草+马蔺盐化草甸,(13)星星草+碱蓬盐化草甸,(14)碱蓬盐生植物群聚,(15)碱蓬盐生植物群聚+星星草盐化草甸。
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被带性分布现象明显。且首次揭示出,湿地植被具有“溯源成带性”及“岸带成带性”两种带性。即,从河源到末端的植被分异与从水体到河湖岸至阶地的植被分异。前者与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有关,称为“溯源成带性”;后者则反映植被与水分的关系,称为“岸带成带性”。
盆地内土壤钙离子含量和有效磷含量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物种丰富,湿地共有维管植物52科,204属,459种。其中菊科是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的第一大科,共有31属,77种。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内蒙古新纪录种3种,即线叶柳(Salix wilhelmsiana),牧地山黧豆(Lathyrus pratensis),姜葱(Allium ledebourianum var.maximowiczii)。
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总种数的68%;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最,共245种,占总种数的53%;其次为湿中生,有66种,占全部种数的14%。湿地植物主要以生长在河滩湿草甸的中生、湿中生
植物为主,物种多样性较高。乌珠穆沁盆地湿地植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
分为19种类型,古北极成分居首位。
湿地是动物富集的地区,乌珠穆沁盆地的动物种平均密度为0.0036种/
k时,而湿地动物种密度为0.0096种/knlZ,是盆地动物种密度的2.8倍,是
非湿地动物种密度的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