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羟烷基双二茂铁甲酮及其硅基化产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许敏  
【摘要】:二茂铁衍生物作为固体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在航天工业领域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双核二茂铁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量大、含铁量高,具有低挥发性和低迁移性的特点,正逐步取代单核二茂铁类化合物。同时,在分子中引入活性基团,可以克服二茂铁类燃速催化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挥发性和迁移性。 双二茂铁甲酮具有较高的燃速催化效率和良好的抗迁移性,但该物质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易与推进剂中的其它组分混匀,从而影响了推进剂的力学性能。为此本文由二茂铁与Cl(CH_2)_nCOCl(n=1,2,3)发生酰化反应,再经还原制得3种氯代烷基二茂铁。然后在二甲亚砜中与苯甲酸钠反应得到3种相应的苯甲酰氧烷基二茂铁,并且研究了反应温度、溶剂和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反应条件。继而与二茂铁甲酰氯通过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合成出6种苯甲酰氧烷基双二茂铁甲酮,该化合物经水解得羟烷基双二茂铁甲酮。3种羟烷基双二茂铁甲酮与三甲基氯硅烷进行作用得到三甲硅氧烷基双二茂铁甲酮化合物。通过实验探索出反应中适宜的物料配比及最佳的反应条件,讨论了柱层析分离中不同位置取代的酰化产物的极性与结构的关系。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绪杰,宋启泽,陆路德,王祥云,黄以恪;~(13)CNMR测定氨基甲酸钾盐的■胺键水解平衡常数[J];无机化学学报;1986年02期
2 胡甫君,邱玫,周洵钧;碲酚酯的碱式水解反应[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3年02期
3 卢会杰,宋毛平,廖新成,周正民;蛋氨酸的合成[J];河南化工;1994年03期
4 乔世伟;制取D—葡萄糖胺盐酸盐的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1998年04期
5 郑喜群,刘晓兰,张艳超,贾晓军;由蔗糖生产葡萄糖酸钙和果糖的工艺研究[J];中国甜菜糖业;1998年06期
6 孟祥晨,杨同舟,苑国成;血细胞酶水解产物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0年04期
7 吴建中;多核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0年05期
8 韦小英,杨崎峰,王双飞,周敬红;纤维素酶水解蔗渣浆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1年02期
9 陈泽宪,徐辉碧;蛋白质水解阶段对氨基酸组成分析的影响[J];分析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苏鸿洋,夏雪芬,董发开;复合式折流板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11 常忠义,王莉,王海萍,高红亮;低乳糖牛奶的研究开发[J];食品科技;2003年03期
12 黄光斗,鲁国彬,黄征青,李卫,张智;蛋氨酸的合成及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3年03期
13 王俊春,郭同娟,宋迎霞,王作斌;4-氨基-7-氯-5-氟-2,3-二氢-2-甲基苯并呋喃的合成研究[J];现代农药;2003年02期
14 侯永发,N.E.科捷莉尼科娃,G.A.彼得罗帕夫洛夫斯基;阔叶材(山杨和速生杨)漂白浆和未漂浆水解降解及其产物性质的研究(英文)[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0年02期
15 庞志功,汪宝琪,刘万(冖斗);化学发光法测定天麻素[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年01期
16 张成芳,钦淑均,郑志胜,刘润静;羰基硫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水解动力学[J];化工学报;1992年02期
17 小林达吉,小川博嗣;纤维素物质硫酸水解工艺续评(英文)[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2年04期
18 陈宛青;敌敌畏的简易制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9 唐谟堂,王玲;中和水解法处理脆硫锑铅精矿浸出液新工艺[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20 彭兵,易文质,彭及,余笛;复杂硫酸盐溶液体系水解制取钛白的热力学研究[J];湖南有色金属;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兴胜;林宇红;赵忠双;黄万成;;酰化碱溶玉米蛋白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姚加;鲁统部;;氮杂穴醚双核锌配合物催化酯类水解[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张世杰;刘述梅;赵建青;章明秋;;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催化水解反应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姜剑华;刁国旺;;水相中合成FeOOH棒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崔向珍;王凤山;倪运杰;刘爱华;郭学平;;透明质酸酶催化透明质酸水解反应的特性[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蒋伟;韩迎春;潘群慧;沈涛;张天乐;刘长林;;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类核酸酶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方万漂;黄志杰;张磊;龙泽海;相军;;耐水解增强阻燃PBT复合材料的研制[A];2005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书香;徐安厚;耿兵;夏攀登;初善壮;;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三氟丙烯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韩雁明;王文超;张军营;;胶层厚度对端羟基聚硅氧烷水解缩合反应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来新;杨琼;;新取代冠醚及其缩氨脲化合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骥;手性方酰胺及相关配体的合成和不对称催化反应[D];四川大学;2002年
2 魏毅斌;邻菲咯啉铜及非环状多胺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核酸酶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吕潇;丙硫克百威水解光解及硫丹ELISA快速测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4 徐为民;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秋卓;稻草秸秆降解中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增效作用及发酵新工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海涛;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间歇水解—好氧循环生物处理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王娜;聚乙二醇修饰的可生物降解聚酯药物载体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Oranut Sihamala;中国可食用黑蚂蚁(拟黑多刺蚁)的营养评价和抗炎活性[D];浙江大学;2010年
9 林宪杰;DNA化学损伤机制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付英;聚硅酸铁(PSF)的研制及其混凝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敏;羟烷基双二茂铁甲酮及其硅基化产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洪美玲;汇集合成天然产物Roseophilin和路易斯酸催化的酸对吡咯的直接酰化[D];郑州大学;2012年
3 刘超;酰化壳聚糖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药用泡囊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4 潘群慧;多核铁配合物通过水解途径识别蛋白质a螺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强;志丹杏杏仁中苦杏仁苷提取、纯化及水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郑碧云;在泡囊水溶液中磷脂酶A_2水解卵磷脂反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文清;D-青霉胺的外消旋化和L-青霉胺的制备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崔小刚;直接水解间甲苯胺制备间甲苯酚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金英;AsA-VE的酯的合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李志刚;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界面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振海;和顺:兴水解民忧[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2 章杰;含氟整理剂应重视生态问题[N];中国纺织报;2007年
3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张冰;什么是专利法意义上的“新产品”[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江涛;“文肯奖”应属于我的祖国[N];科技日报;2002年
5 本报特约撰稿人 朱军生;解救半合抗之道:从量变到快速质变[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记者 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公布酱油制假案例[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戈梅 编译;钝化酶抗生素永远的痛[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孙文;“十五”我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及措施[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9 林道;蚕蛹综合利用[N];农民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殷兴龙;酱油造假案触目惊心[N];工人日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