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栖息地选择及种群动态的研究
【摘要】: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是中亚地区典型的荒漠啮齿动物,栖息于荒漠、半荒漠中,是古北区荒漠、半荒漠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之一。在国外,见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伊朗、阿富汗等,国内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大沙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喜食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白刺(Nitraria sibirica)、红柳(Tamarix juniperina)等固沙植物及其种子使固沙植被退化;同时,大沙鼠又是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皮肤利什曼等)的主要宿主,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是畜牧业、林业、草原以及卫生事业的重要害鼠之一。因此,深入进行大沙鼠的生态学研究,对于促进农、林、牧业以及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大沙鼠种群空间格局、栖息地选择和种群数量动态方面做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沙鼠其它生态学问题,也为农、林以及卫生事业对大沙鼠鼠害的防治提供生态学资料。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大沙鼠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1.1大沙鼠“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导致其种群聚集分布格局,且季节差异不显著。每一“家族”占据单一洞群,这些“家族”间在其最适生境内呈明显的均匀分布格局。雄鼠之间为争夺雌鼠在繁殖初期排斥性增强,末期关系趋于缓和。雌鼠对雄鼠的吸引力在整个繁殖期表现强烈,二者呈聚集分布,越冬时则显示扩散趋势;雄鼠的空间格局受雌鼠分布的影响;雌鼠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以利于其繁殖呈明显的均匀分布格局。
1.2大沙鼠鼠洞以洞系为单位,其空间分布格局有明显季节差异。其单个洞群内的洞口呈聚集分布。用相邻方格子法检验10个等级样方面积和不同季节鼠洞分布格局,发现不同季节和样方面积鼠洞分布型有明显差别,用M* m?法对大沙鼠洞系表现面积的估计各个季节不同。大沙鼠对洞口利用具有季节差异。
1.3大沙鼠洞群间空间格局的分析采用T形距离取样导出的空间格局指数(C)和分布距离指数(I),随机选取点数为60个。结果:C1/2表明格局集聚强烈,且分布的距离指数I2,且Iz值大于1.96,也表明格局集聚分布。二者的结果吻合,说明大沙鼠洞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聚分布。
1.4对大沙鼠和子午沙鼠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表明:大沙鼠一年四季均为
|
|
|
|
1 |
张雷;王晓江;胡尔查;高桂英;庞鑫;于有忠;张振华;;科尔沁沙地蒙古黄榆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J];中国沙漠;2011年01期 |
2 |
赵天飙,张忠兵,李新民,张春福,齐林;大沙鼠洞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J];兽类学报;1997年04期 |
3 |
张忠兵,赵天飙,李新民,张春福,齐林;大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7年04期 |
4 |
赵天飙,李新民,张忠兵,张春福,齐林;大沙鼠和子午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J];兽类学报;1998年02期 |
5 |
赵鼎新,周丽丽;棉花苗期棉蚜种群动态初探[J];昆虫知识;1988年02期 |
6 |
王季槐;吴至康;张明义;;黑颈鹤种群动态模型[J];生物数学学报;1991年02期 |
7 |
陈芳启;;分析昆虫种群动态关键因子的一种方法——关联度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8 |
周立红,王大志;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褶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
9 |
王秀玲;艾山·阿里甫;袁亮;;新疆北鲵现状及保护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0 |
赵阿娜;程惠珍;丁万隆;陈士林;;两种生防木霉菌的种群动态监测及回收毒力测定[J];生物技术;2006年04期 |
11 |
吕昭智;王珮玲;张秋红;巩志中;丁红;;黄地老虎种群动态与积雪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06年12期 |
12 |
李进步;方丽平;吕昭智;;棉田十一星瓢虫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J];昆虫知识;2007年01期 |
13 |
艾尼瓦尔·吐米尔;马合木提·哈力克;Jean-Pierre Airoldi;阿不都拉·阿巴斯;;农田生态保留带中小林姬鼠的种群动态和结构[J];兽类学报;2007年01期 |
14 |
苏化龙;胥执清;聂必红;王建修;肖文发;;三峡库区水库蓄水对崖沙燕种群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
15 |
张强;兰盛军;胡大明;余晓霞;顾海军;陈旭;宋志强;张轩;;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藏酋猴活动初步调查[J];四川动物;2008年01期 |
16 |
吕欣;韩诗畴;徐洁莲;黄鸿;吴华;欧剑峰;孙力;;广州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发生动态及气象因子[J];生态学报;2008年04期 |
17 |
周卫川;李伟丰;詹开瑞;赵士熙;陈寿铃;宁昭主;张辉;;福建地区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动态监测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8年01期 |
18 |
关瑞峰;姚文辉;王茂明;孔丽萍;潘初昕;徐金汉;;福建省水稻螟虫种群发生变化及原因初探[J];华东昆虫学报;2008年01期 |
19 |
候平,张保儒,张保红;贺兰山西坡森林主要种群关系及其动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年03期 |
20 |
祝增荣,程家安,黄次伟,冯炳灿,陈;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的模拟研究[J];生态学报;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