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异研究
【摘要】:
山地以其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和生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多样的植被类型及复杂的生态系统复合体,因此,山地也是历来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以贺兰山为研究对象,其孤立于荒漠之中,是趋于中生生境的“岛屿”,主峰海拔高度为3556m,相对高度在1500~2000m以上,故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通过2006年及2007年的植物群落调查及其相应地理空间要素的测定,对贺兰山的植被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据此,得出以下结果:
1.尽管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山地植被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带谱变化,但在水平方向上,即由浅山到深山的距离,由于水分状况的梯度差异,植被垂直带谱上植物群落的分布下限存在着降低的现象。
2.本文首次提出“深山度”的概念,并据此定量描述了干旱区山地的“深山效应”,论文认为贺兰山山地植被理想分布模式是在剔除影响山地中气候的各因素(沟谷开阔状况)下的在水热组合梯度一种渐变上的植物分布理想模式图。
3.贺兰山山地,尤其是浅山区山麓,山脊、坡项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长期的水分亏缺,造就山顶、坡脊所具备特殊植物群落类型,呈现山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倒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