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薄板连轧板形控制研究

赵宇星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板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板形模式识别和控制是提高板材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成为冷轧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另外,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立模型中有许多优点,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在板形模式辨识和控制中。本文以某薄板厂的六辊五机架CVC冷连轧机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板形精确自动控制为目的,建立了基于BP(Error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板形缺陷模式识别模型和板形预测模型。 首先,阐述了轧机、板形的相关知识,以及板形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重点分析了板形的测量装置以及测量的相关理论。 其次,针对传统数学方法在辨识板形缺陷模式中的不足,以常见板形缺陷模式为依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在建模和系统辨识方面的优点,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形缺陷辨识模型,并利用matlab7.0中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该模型。模型的输入为测量辊的52测量值和它们平均值的偏差,输出为四次板形曲线的各项系数,这些系数可以直接参与到板形的控制中。 最后,板形控制受多个非线性变量的影响,用传统的方法很难达到精确控制。为了实现板形的精确控制,本文根据板形的影响因素和现场所能采集到的数据量,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板形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给出有效的板形控制执行机构设定值。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和仿真后,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通过建立上述两个模型,可以有效的辨识和预测板形,为板形的精确控制提供了条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莱萌;赵立忠;刘建路;;提高热连轧板板形质量的方法与措施[J];山东冶金;2009年05期
2 马占福;;关于板形控制的几点因素分析[J];新疆钢铁;2007年01期
3 王仁忠;何安瑞;杨荃;赵林;董浩然;;LVC工作辊辊型的板形控制性能研究[J];钢铁;2006年05期
4 李坤;;板形控制的发展及其应用[J];硅谷;2011年06期
5 王斌;宋智良;;六辊CVC、UC轧机板形控制特点及应用[J];一重技术;2008年02期
6 李纬民;刘助柏;;VC轧辊的承载特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19期
7 孙复森;王强;;CSP薄规格产品稳定轧制的实践[J];中国冶金;2007年12期
8 李虎兴;;国外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理论技术现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9 毛悦颖;;带钢轧机与板形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9期
10 刘云峰;;精细冷却在板形控制中的应用[J];梅山科技;2009年04期
11 戴杰涛;张清东;夏小明;张国河;卞皓;;梅钢热轧支持辊辊形遗传算法设计与极限规格板形改善[J];钢铁;2009年10期
12 邵健;何安瑞;杨荃;郭宏伟;;热轧宽带钢自由规程轧制中负荷分配优化研究[J];冶金自动化;2010年03期
13 今井一郎;凡丁;;六辊轧机轧制的带钢板形控制[J];重型机械;1982年03期
14 潘显华;;四辊冷轧时板形控制的数学模型[J];四川冶金;1985年01期
15 卞维中;鞍钢半连轧厂带钢板形控制刍议[J];鞍钢技术;1997年01期
16 陈守群;宝钢3套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简介[J];轧钢;1999年03期
17 左军,王丹,佘广夫刘建华;攀钢1450mm热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改造设想[J];四川冶金;2000年05期
18 尹国芳,王益群,孙旭光;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液弯辊力伺服控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4年03期
19 穆炜;寇洪岩;;本钢冷轧厂冷轧带钢板形控制和调节[J];鞍钢技术;2007年02期
20 杨光辉;曹建国;张杰;王聪;贾生辉;;冷连轧边降控制与凸度及平坦度综合控制研究[J];冶金设备;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陈丛虎;厚健龙;;低碳贝氏体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A];河南省冶金行业低碳冶金与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正风;曲大保;;铝合金热连轧板形控制策略[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峰;吴高亮;;热轧电工钢板形控制[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贾生晖;尹晓青;王聪;曹建国;;冷连轧机板形控制对策的仿真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彭艳;刘宏民;胡建平;;面向对象的冷轧带钢轧机板形控制仿真分析软件[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实;;自动板形控制在单机架轧机的应用及问题[A];第二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勐;;1780线板形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8 赵勐;;1780线板形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A];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8年
9 孙林;张清东;陈先霖;王慧;张翔;吴炳火;张华;周佩;俞智华;;2800中板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研究[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10 杜黎明;夏泽旭;;冷连轧机光辊轧制剪切后头部板形控制[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占福;热连轧板形控制模型优化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梁勋国;六辊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模型优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赵旭亮;热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4 郭忠峰;热连轧带钢板形控制与辊型优化设计[D];东北大学;2008年
5 张材;薄带坯铸轧板形智能识别与控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贾春玉;高精度宽带钢冷轧机板形模糊神经控制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刘建;气动板形仪测控系统实验研究及板形理论建模仿真[D];燕山大学;2008年
8 马庆龙;冷轧带钢平整机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9 王文明;铝带坯双辊铸轧系统热力耦合行为及板形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何海涛;宽带钢冷轧机板形在线控制智能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燕山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宇星;薄板连轧板形控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宇星;薄板连轧板形控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3 吴晓辉;基于云自适应差分算法的动态影响矩阵板形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李威;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机构调控功效分析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辛宁;基于免疫蚁群优化的板形控制人工智能模型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袁小辉;热轧带材板形预测与板形控制智能模型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7 逄宗鹏;基于人工智能的冷带轧机板形模式识别与控制[D];燕山大学;2010年
8 石晓玉;液压弯辊板形控制的分析与建模[D];重庆大学;2004年
9 王崇涛;森吉米尔轧机板形控制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10 孙新雨;基于智能计算的板形测控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波;努力攻克热轧带钢轧机板形控制难关[N];中国冶金报;2010年
2 ;热带轧机带钢镰刀弯和板形控制HiPAC~(R)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3 记者 宋家辰 刘敬元 通讯员 黄献东;鞍钢ASP(r)板形综合控制技术开发项目通过省级鉴定[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邱文光;冷轧带材轧辊分段冷却板形控制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5 陈刚军;萨帕铝热新轧机驶上快车道[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陈瑛;船舶制造与船板生产的紧密关系[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7 ;机械工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8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板形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和应用[N];中国冶金报;2007年
9 通讯员  姜恩 记者  蔺玉堂;燕山大学8年获1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丽辉 本报通讯员 姜恩;白振华:31岁捧得国家科技大奖[N];河北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