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狼山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与水位预测研究

石军孝  
【摘要】:本文以巴彦淖尔市黄河流域狼山山前倾斜平原区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研究区概况后,结合区域地下水系统辨识的结果,采用水均衡法、地下水流数值法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和BP神经网络对研究区地下水位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地下水系统进行辨识,确定出实际意义的供水含水层。 (2)在地下水系统辨识的基础上,合理计算各种汇源项,分别采用水均衡法和地下水流数值法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进行评价;水均衡法计算所得1980~2006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114.975万m3,可开采量为12697.815万m3;数值法计算所得1980~2006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449.67万m3。 (3)在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预测,给出了水位降深最大时刻的等水位线图,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对部分长观孔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短期预报。预测结果显示,2007~2015年地下水位的年际变化不大,受引黄灌溉影响年内变化剧烈,补给源较充足,局部地区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漏斗不会扩展到整个研究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念清,朱学愚,唐益群;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的数值模拟与评价[J];勘察科学技术;2003年05期
2 齐登红;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在应用中的问题[J];河南地质;1994年01期
3 胡科;;第一届全国地下水长期观测会议开幕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9年04期
4 鲍士敏;;美国夏威夷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斯蒂芬·刘教授应邀来华讲学[J];工程勘察;1981年04期
5 武汉地质学院山西供水水文地质科研组;《山西省运城盆地地下水资源分布图》编图方法的改进[J];地质科技情报;1985年03期
6 王一呜;;西亚和埃及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地理科学进展;1987年01期
7 陈梦熊;参加“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导[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年06期
8 王晓青;山东省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7年06期
9 倪深海,刘传宝;大汶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地下水;1998年01期
10 宁维亮;山西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9年02期
11 张广华,金文君;浅谈地下水资源评价[J];内蒙古水利;1999年04期
12 ;河北省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J];海河水利;2002年05期
13 刘成社;一项地质大调查结果表明黄河下游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3期
14 陶芳胜;淮北市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J];治淮;2004年09期
15 石明山;;可视化管理城市地下水资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4年04期
16 邓玲玲;黔南地区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17 孟慧芳;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内蒙古水利;2005年03期
18 李振兴;人类活动对山西地下水资源的影响[J];山西水利科技;2005年04期
19 吴珏;;沈阳市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6年01期
20 刘新建;;对限制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智民;陈海洋;;湖北省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评价[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万力;;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牟丽丽;于雪峰;安瑞强;刘正茂;;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动态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白玉华;张永祥;任仲宇;张岩;;拓宽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5 李思亮;刘丛强;肖化云;陶发祥;郎赟超;;贵阳地下水N-C同位素地球化学:污染物转化和迁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施德鸿;;半干旱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与管理[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0)[C];1990年
7 陈海波;杨世松;周宁;;鄂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A];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论文专辑[C];2004年
8 殷铭;;北京市数字地下水信息系统建设[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林峰;;西安市地下水污染及防治对策[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黑龙江省绥化市市区地下水资源详查[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宇;从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中古环境信息研究地下水资源演化[D];吉林大学;2001年
2 王玮;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3 高正夏;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4 陈超;基于GIS的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万伟锋;西安市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数值模拟及防治方案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孙承志;干旱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周念清;基于GIS的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8 孙晓明;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谢洪波;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及污染预警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马秀媛;地下水预测的新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军孝;狼山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与水位预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杨旭;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向科;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于慧明;灵武大泉地下水资源构成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朱小杰;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区划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6 蒋宗立;遥感与GIS在固原县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7 杨小冬;基于WebGIS的地下水资源实时模拟与评价系统设计及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8 蒋秀华;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河海大学;2006年
9 张超宇;沈阳李官堡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夏凡;青海省格尔木市鱼卡盆地地下水资源分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响司徒瑜;地下水:创新评价数量和质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2 晏飞;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N];徐州日报;2008年
3 李凯;水文地质重大编图项目或将启动[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记者 王永强;天津划定地下水禁采限采区[N];中国水利报;2007年
5 记者 盛家宝;苏锡常:地下水禁采任务全面完成[N];中国水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刘彦海 通讯员 孙美贞;全民念好“护水经”[N];中国水利报;2010年
7 记者 王洪斌 通讯员 蔡媛媛;山西模拟研究地下水促合理开发[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宁仁;宁夏多项措施保护地下水[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李凯;专家为北方地下水资源号脉[N];中国矿业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中华水塔,更应珍惜每一滴水[N];青海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