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上覆水体与表层沉积物污染特征及其污染物迁移转换规律研究
【摘要】:由于自然演变和人为活动的双重作用,使得水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水环境素质开始下降,打乱和破坏了水生态系统平衡,进而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湖泊水环境也正遭受着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的侵害和污染,已渐渐失去了固有的功能和应有价值。
本文针对内蒙古乌梁素海严重富营养化问题,在对其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进行时空变异性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作用下,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界面间的物质迁移转换规律,建立了考虑沉积物中物质释放的水质数学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和适应性评价。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⑴将地质统计学理论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指标、有机污染指标、盐化污染指标、“水华”警示指标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污染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和特征,通过实测指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比,乌梁素海正遭受着富营养化、盐化、有机等复合污染。
⑵通过解析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表层底泥中总氮和总磷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出随水流方向由北到南递减的变化趋势,且在湖泊出口处形成局部高峰区;表层底泥中有机碳含量与水生植物时空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表层底泥Cu、Cd、Pb、Zn、Hg、Cr重金属含量具有南北高,中间低的变异特征,且Cd元素平均含量超过全国土壤质量标准Ⅱ级。
⑶通过室内外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上覆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各项污染物质的同步试验和监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pH、水温、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变化与沉积物中营养物质释放速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碱性环境和高水温有利于表层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向上覆水体中释放;溶解氧水平和氧化还原电位升高,将降低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释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将提高上覆水体中总氮、氨态氮和总磷浓度;另外,表层沉积物氮磷含量与上覆水体中氮磷浓度呈现出互补的现象,且互补趋势冬季优于夏季;
⑷建立了考虑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的水质数学模型,WASP模型模拟结果揭示了湖泊上覆水体与沉积物间物质迁移转化过程。误差分析表明,相对误差在允许精度以内的模拟结果达到83.33%以上,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因此,揭示上覆水体与沉积物物质交换的水质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
|
|
1 |
乌云;朝伦巴根;李畅游;史小红;;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与上覆水间氮磷迁移规律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8期 |
2 |
田忠志;邢友华;姜瑞雪;高雁;;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
3 |
安文超;李小明;;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J];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
4 |
周安兴;陆佳芸;纪芳芳;李科;方芳;郭劲松;;梁滩河底泥污染特征及其对上覆水的影响初探[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1年01期 |
5 |
袁和忠;沈吉;刘恩峰;王建军;孟祥华;;太湖水体及表层沉积物磷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性分析[J];环境科学;2010年04期 |
6 |
吕晓霞,翟世奎,于增慧;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海洋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
7 |
刘敏,侯立军,许世远,欧冬妮,张斌亮,刘巧梅,杨毅;长江河口潮滩表层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
8 |
余顺;东京湾及河口区表层沉积物中污染物行为的研究——Ⅰ.重金属的分布及其行为[J];海洋环境科学;1988年03期 |
9 |
Johan Axelman;Dag Broman;Carina Nf;晏维金;;波罗的海外海PCBs的垂直流动及其在颗粒物和水界面间的动力学[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0年Z1期 |
10 |
Sigurd Rognerud;Eirik Fjeld;郑萧;;挪威湖泊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污染[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1年01期 |
11 |
杨毅,刘敏,许世远,侯立军,刘华林;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分布[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
12 |
刘爱霞;郎印海;薛荔栋;刘洁;;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态风险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
13 |
胡益峰;蒋红;徐灵燕;李卫丁;;嵊泗赤潮监控区表层沉积物和紫贻贝(Mytilus edulis)重金属含量分析[J];福建水产;2011年02期 |
14 |
Henry Vallius;Helmar Kunzendorf;沈萍;;波罗的海三个深水盆地沉积物表面的地球化学特征[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1年03期 |
15 |
陈江麟,刘文新,刘书臻,林秀梅,陶澍;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J];海洋科学;2004年12期 |
16 |
惠阳,徐盈,汤庆合,王文华;湖北鸭儿湖表层沉积物与鱼体中Hg质量比的相关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
17 |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J];环境科学文摘;2008年03期 |
18 |
秦晓光;程祥圣;王西蒙;;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的分布特征[J];海洋通报;2008年04期 |
19 |
杨志虹;马晓宇;张毅;吕卫华;郭博书;;黄河下游钙-磷形态测定及其生态学意义[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
20 |
王正方;长江口和浙江省主要河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分配[J];海洋环境科学;198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