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

田伟东  
【摘要】:湖泊健康评估作为湖泊管理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分析湖泊各系统的现状,对湖泊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还能对湖泊生态修复的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可以不断的为湖泊健康的适应性管理提供反馈信息。湖泊健康评估是湖泊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共19个评估指标构成的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并对19个评估指标的涵义及量化方法进行了阐述。同时,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乌梁素海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以及湖泊整体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选用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各个评估指标的权重,选用逐级加权综合评估法评估湖泊的健康水平,探求影响乌梁素海湖泊健康状况的因素,为湖泊的科学管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遵循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步骤,结合乌梁素海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乌梁素海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以乌梁素海健康状况为目标层,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准则层,各个特征变量为指标层,建立了包含19项评估指标的乌梁素海健康评估体系,并对19项评估指标的具体含义及量化方法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单项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及湖泊整体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并将乌梁素海健康状况分为理想、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病态五个等级。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权重,得到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五个准则层对于乌梁素海健康的权重分别为0.086、0.086、0.258、0.312、0.258,表明生物完整性对乌梁素海健康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通过调查和收集乌梁素海的现状资料确定各个评估指标的现状值,并用单项指标的评估标准对其进行度量,确定了各个评估指标的赋分情况。运用逐级加权综合评估法对乌梁素海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得出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分值分别为80分、69.93分、66.72分、40.40分和70.12分,分别处于理想状况、健康、健康、亚健康和健康状况水平。乌梁素海湖泊健康综合得分为60.80分,处于健康水平,但已非常接近亚健康,存在的一些健康问题应加以重视。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乌梁素海正面临的湖泊健康问题,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对于乌梁素海湖泊保护和修复的建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冷辉;张凤太;王腊春;李娜;;湖泊形态健康内涵及其集对分析评价——以大纵湖为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常哲敏;陈亮;;乌梁素海旅游业发展与湖泊影响分析[J];北方环境;2012年06期
3 霍守亮;席北斗;昝逢宇;陈奇;陈艳卿;;不同生态分区参照湖泊筛选技术方法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12期
4 ;安徽:湖泊保护名录增至498个[J];生态文明新时代;2019年02期
5 李刘英;漫谈我国湖泊的价值与功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年11期
6 ;湖泊也会得“病”吗?[J];环境与发展;2016年06期
7 张瑞江;;“蓝宝石”撒落在地球上——解读湖泊[J];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7年01期
8 张利;姜晓晓;;重塑千湖大美——访省湖泊局专职副局长熊春茂[J];政策;2016年07期
9 ;从太空鸟瞰湖泊[J];军事文摘;2016年16期
10 张祖莲;关洪林;;湖泊保护规划中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人民长江;2016年21期
11 熊春茂;张笑天;赵敏;姜俊涛;;关于生态湖泊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4年10期
12 肖永兰;谢章泸;;关于加强我省湖泊保护立法的若干思考[J];时代主人;2014年11期
13 陆亚萍;姚敏;;湖泊硅藻在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14 徐学哲;;西藏湖泊的生态之美[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15 王腾;;湖北省湖泊保护体制机制困境及其破解之途——基于《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调研[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1期
16 伊迪特·伊蕾内·索德格朗;;林中湖泊[J];小学生优秀作文;2018年34期
17 杜志宇;;大自然的别具匠心——“个性”十足的湖泊[J];科学启蒙;201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柱红;陈玖斌;黄强;蔡虹明;袁圣柳;王中伟;袁玮;;高原地区湖泊和降水汞同位素耦合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2 刘华;;浅谈华容县湖泊治理的对策[A];2013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3年
3 庄超;;从生态评估到目标管理:我国湖泊保护的基本制度构想[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4 马建宏;;恢复湖泊本质特征延长湖泊生命周期[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朱志龙;;建国以来湖北省湖泊变迁综述[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谭思;张志强;;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许明祥;;加强湖泊总体规划推进湖泊统筹管理[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陈雄志;林济东;丘汉明;;湖泊保护中的非技术问题探讨[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封光寅;余林;张大平;马燕正;;湖泊健康评估方法介绍与问题探讨[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马光辉;;湖泊保护规划先行[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新;不同生态类型湖泊生物多样性和湖泊分类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彭波;我国跨行政区湖泊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华杰;湖泊流场数学模型及水动力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维虎;基于物联网的湖泊水域岸线及水质监控技术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田勇;湖泊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阮小燕;长江中游湖泊类脂物记录的近代微生物生态系的变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龚珞军;五个湖泊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李育;季风边缘区湖泊孢粉记录与气候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彭祥捷;中国北方湖泊营养盐的迁移转化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欢业;土壤和湖泊醚类化合物GDGTs的现代过程调查及古环境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伟东;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健康评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2 王敏;基于MODIS的全球典型湖泊温度格局遥感分析[D];吉林师范大学;2017年
3 郑亚;湖北省湖泊旅游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黄留芳;湖泊群水动力及水质分析[D];扬州大学;2010年
5 陆涵;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与湖泊的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曾璇;构建武汉市湖泊公园体系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虹;论武汉城市化进程中湖泊侵占问题及法律对策[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8 柴诗瑶;浙江传统湖泊造景艺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年
9 李娜;基于综合指标的湖泊群连通对水环境生态影响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赵宇;我国湖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钟斌;我市14个湖泊上榜[N];池州日报;2019年
2 通讯员 刘宜 赵飞 陈慧;市水利和湖泊局主题教育重实效[N];黄冈日报;2019年
3 ;关于在湖泊全面落实湖长制的实施意见[N];池州日报;2018年
4 通讯员 赵飞 袁朝华;市水利和湖泊局“三个结合”推进主题教育[N];黄冈日报;2019年
5 记者 那可;压实责任持续抓好湖泊治理工作[N];黑龙江日报;2019年
6 通讯员 刘宜;市水利和湖泊局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N];黄冈日报;2019年
7 宗华;南极冰封湖泊发现微小动物[N];中国科学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陈晨;看湖泊之美如何重现[N];光明日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吴丽蓉;江苏湖泊游的“诗和远方”[N];工人日报;2019年
10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调研员 赵铁元;湖泊保护条例需突出主动治理功能[N];中国环境报;201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