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微生态制剂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摘要】:本试验选取3株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R1、酿酒酵母N2和产朊假丝酵母C3),以单因素优化试验为基础,利用固态发酵方式分别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确定最佳发酵时间、最佳接种量及最佳料水比,筛选出较为经济适用且利用率高的固态培养物,确定其最佳添加比例。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较为系统的优化研究,最终确定3株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发酵条件和最佳培养基,以期获得高产活性酵母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工艺。同时对研究的产品进行动物生产实践应用,对其饲喂效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如下:(1)在发酵温度为30℃、自然pH条件下,菌株R1最佳发酵时间为48h、接种量为11%、料水比为1:0.75;菌株N2最佳发酵时间为72h、接种量为7%、料水比为1:1.25;菌株C3最佳发酵时间为48h、接种量为11%、料水比为1:1.25。(2)菌株R1、N2、C3固态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种类为甘油,最佳氮源种类为尿素;菌株R1最佳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与甘油(g)8.5:1.5、尿素0.5%;菌株N2最佳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与甘油(g)9:1、尿素0.5%、磷酸二氢钾0.2%;菌株C3最佳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与甘油(g)8.5:1.5、尿素0.5%、磷酸二氢钾0.4%。在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及培养基配方下进行固态发酵,菌株R1的活菌数可达32.94× 108个/g,比优化前提高2.26倍;菌株N2的活菌数可达8.60×108个/g,比优化前提高了 6.32倍;菌株C3的活菌数可达2.66× 108个/g,比优化前提高了 1.09倍。(3)日粮中添加复合酵母菌制剂可以有效提高肉羊的整体生产性能,两个时间段内试验肉羊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64.89g/d、236.45g/d。与对照组相比,肉羊平均日增重提高了 48.19%,料重比降低了 39.01%。
|
|
|
|
1 |
罗本荣;利用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安全性[J];四川畜牧兽医;2000年S1期 |
2 |
李喜桂;对微生态制剂作用的认识[J];饲料与畜牧;2000年03期 |
3 |
秦翠丽,李松彪,张许科,李治力;微生态制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功效及其注意事项[J];中国家禽;2001年10期 |
4 |
杜贵兰
,曹文学,牛可新,李顶峰;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J];山东畜牧兽医;2001年06期 |
5 |
曹建民,滕峰,陈春明;合理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2年02期 |
6 |
曾广厅,毛华明;饲用微生态制剂应用的几个问题[J];广东饲料;2003年05期 |
7 |
东尧;新型高效微生态制剂问世[J];农产品加工;2003年03期 |
8 |
易亚平,傅童生;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动态[J];养殖与饲料;2005年03期 |
9 |
朱梦代;陆新浩;刘鸿;任祖伊;吴国栋;;禽畜微生态制剂的主要特性与应用效果[J];浙江畜牧兽医;2006年02期 |
10 |
张为鹏;王斌;;微生态制剂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7年09期 |
11 |
王连珠;杨亚丽;李奇民;李自局;;影响动物微生态制剂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动物保健;2010年03期 |
12 |
党向新;苑耀辉;;微生态制剂在养禽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J];北方牧业;2010年17期 |
13 |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北方牧业;2010年18期 |
14 |
庄俊峰;;国内动物微生态制剂市场中存在的问题[J];北方牧业;2010年18期 |
15 |
冷长宽;;如何正确使用水产微生态制剂[J];水产养殖;2011年09期 |
16 |
张杰;霍艳军;张兰兰;;禁用抗生素 微生态制剂时代即将来临——首届微生态制剂大会吹响绿色安全环保号角[J];饲料与畜牧;2011年12期 |
17 |
;倾心打造《微生态制剂研究与应用》增刊 广泛征集行业优秀论文[J];饲料工业;2011年24期 |
18 |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时间和剂量[J];养殖与饲料;2012年03期 |
19 |
;倾心打造《微生态制剂研究与应用》增刊 广泛征集行业优秀论文[J];饲料工业;2012年08期 |
20 |
;倾心打造《微生态制剂研究与应用》增刊广泛征集行业优秀论文[J];饲料工业;2012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