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在我国北方,以内蒙古草原为主体的广大草原区,是我国北部边陲的巨大绿色屏障,也是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宝库,成为我国及其邻近地区保持生态环境稳定性的有利条件。因此,广大草原地区草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大业的重要因素。
但是,由于近年来人类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和破坏,加之自然因素,我区广袤的草原出现了严重的退化,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遭到严重损害,甚至对我国华北、中部、东部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本文选取内蒙古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的典型地区镶黄旗来进行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研究。以生态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从制度原因、结构原因及经营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制约镶黄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明晰产权、调整牧区产业结构、走集约化草原畜牧业之路等适合镶黄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本文创新点:以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为基础,首次计算出镶黄旗草地资源使用价值、补偿价值以及镶黄旗草地资源完全消失后的价值损失值;利用系统动力学中反馈分析法分析镶黄旗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推演出镶黄旗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动态过程。
|
|
|
|
1 |
欧晓昆;国际生态经济学第三次双年度会议概况[J];生态经济;1995年02期 |
2 |
徐辉,张捷,沙庆益,王久伟;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J];林业勘查设计;2001年02期 |
3 |
石田;评西方生态经济学研究[J];生态经济;2002年01期 |
4 |
;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简介[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5 |
;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第八次学术讨论建会十周年纪念会纪要[J];生态经济;1991年06期 |
6 |
李春和;;困惑、启示、生态热——我对生态经济学的认识与实践[J];生态经济;1992年05期 |
7 |
王东杰,姜学民,杨传林;论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J];生态经济;1999年04期 |
8 |
贲克平;研究·发展·创新[J];经济工作导刊;2000年23期 |
9 |
张志祥;;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討論会在南昌举行 全体代表通过了向党中央、国务院的报告[J];企业经济;1982年12期 |
10 |
程福祜;;国外生态經济学术观点评介[J];生态经济;1985年02期 |
11 |
龙斯曼;;生态经济学在实践中的新发展[J];生态经济;1991年04期 |
12 |
柳杨青,杨文进;略论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J];生态经济;2002年12期 |
13 |
杨雪清,段昌群;生态经济学对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审视[J];生态经济;2003年10期 |
14 |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
15 |
叶太平;;生态经济的“和谐效应”[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2期 |
16 |
;生态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J];绿色视野;2010年04期 |
17 |
刘丽梅;吕君;;生态经济学视野下草原旅游可持续发展探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8 |
姜学民
,时正新
,王全新
,王干梅;我们对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几种不同认识的看法[J];农业经济问题;1984年05期 |
19 |
马传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效益[J];齐鲁学刊;1986年04期 |
20 |
滕有正;;生态经济学范畴体系(续)[J];生态经济;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