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O型口蹄疫病毒内蒙古疫苗株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摘要】:本实验应用牛 O 型口蹄疫内蒙古疫苗株,提取病毒总 RNA,以提取的 RNA 为模板,根据已发表的 O/Tibe/CHA/99 株核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 RT-PCR 扩增出 FMDV P1 基因,并将其克隆到 pGEM-T easy 载体上,转化 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中,经 PCR、以及测序证明得到了 FMDV P1 基因,并利用 DNAStar 软件包中的 SepMan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将所得序列与国内外 FMDV 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差异性比较和分析,绘出遗传进化树图谱。分析结果显示:牛 O 型口蹄疫内蒙古疫苗株与参考毒株 O/UKG/35/2001, O/SAR/19/2000, O/Tibet/CHA/99 等泛亚型(PanAsia)口蹄疫病毒株 P1 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 98.6%、98.7%和 99.1% ,为相同的基因型,而与 O1K、O1/Campos、O/AKS/58、O/Yunlin/TaiWan/99 等毒株的同源性为 83%~86.5%,为不同的基因型。牛 O 型口蹄疫内蒙古疫苗株在基因型上属于泛亚毒株。牛 O 型口蹄疫内蒙古疫苗株与其它毒株的差异主要存在于 P1 的第 547~573,656~681,720~734氨基酸之间,特别是在第 656~681 即 VP1 的第 130~160 氨基酸之间差异明显,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口蹄疫病毒的分子结构探明病毒的遗传演化关系和研究基因工程疫苗提供数据。
|
|
|
|
1 |
卢曾军,刘在新;口蹄疫病毒研究概况[J];中国兽医科技;2003年02期 |
2 |
张晓凤;;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分型[J];畜牧与饲料科学(奶牛版);2006年02期 |
3 |
张晋川;;影响口蹄疫病毒转译起始的因素[J];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
4 |
高雪梅;;口蹄疫病毒的致病分子机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1期 |
5 |
魏衍全;田宏;吴锦艳;陈妍;尚佑军;窦永喜;刘湘涛;才学鹏;;口蹄疫病毒3C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共表达[J];中国兽医科学;2011年05期 |
6 |
周新虎;剡根强;王静梅;;新疆口蹄疫发生风险定量评估体系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7 |
吴亚琼;高志强;吴延功;张鹤晓;乔彩霞;张利峰;单虎;尹燕博;朱淑芬;王慧珊;;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核酸检测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12年08期 |
8 |
孙芳芳;董英;薛强;邹明强;;口蹄疫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6期 |
9 |
苏卫,石世匡,徐维佳,王涛,张晓丁,牛红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口蹄疫病毒的实验研究[J];病毒学报;1993年04期 |
10 |
洪修默;;口蹄疫与口蹄疫病毒[J];生物学通报;1993年08期 |
11 |
韦平;野生动物中的口蹄疫[J];广西畜牧兽医;1996年03期 |
12 |
文育胜;;口蹄疫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J];畜牧兽医杂志;2014年03期 |
13 |
渠春菁,张永光,胡永哲;口蹄疫病毒的混合种[J];中国兽医科技;2001年12期 |
14 |
龚团莲,孙立杰,毛景东,任菊秋,廉春艳;口蹄疫研究概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5 |
方先珍,刘光清,刘在新,李平花,谢庆阁;口蹄疫病毒全长cDNA克隆的快速构建[J];中国兽医科技;2004年05期 |
16 |
张倩;顾潮江;石立立;李勇;屈三甫;郑从义;;口蹄疫病毒3D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J];Virologica Sinica;2006年04期 |
17 |
宋帅;林彤;邵军军;丛国正;独军政;高闪电;常惠芸;;O型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年04期 |
18 |
杜平;尚佑军;贺延玉;孙晓林;马军武;;口蹄疫病毒3D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预测[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9 |
武治印;何成强;刘莹莹;冯倩;滕俊琳;陈建国;;中国口蹄疫病毒同源重组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年06期 |
20 |
郎需龙;路浩;王兴龙;党源;王英超;唐婕;崔丽谨;孙春晖;;口蹄疫病毒对树突状细胞感染能力的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2009年06期 |
|
|
|
|
|
1 |
段舒怡;姜平;李玉峰;马苏;杜以军;杨晓伟;;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特性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
2 |
刘大贵;罗先惠;;口蹄疫的检验与防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3 |
邹兴启;范运峰;张怀宇;郑明举;卢受昇;张爱民;马爱荣;赵启祖;;O型口蹄疫病毒嵌合体的构建及病毒拯救[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
4 |
王雯慧;常惠芸;黄立军;马军武;林彤;邵军军;马金玲;刘在新;刘湘涛;陈怀涛;谢庆阁;;O型口蹄疫病毒Akesu/58在牛体内的定位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5 |
鲁会军;金宁一;郑敏;韩松;张洪勇;李昌;金扩世;;A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的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
6 |
王伊琴;;口蹄疫在口岸中的检疫及消毒技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
7 |
泰鹏;谢雪岑;孙艳琪;;一种简便的澄清口蹄疫病毒悬液的方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8 |
袁淑珍;高艳华;张燕红;王丽君;;口蹄疫病毒的克隆[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9 |
杨彬;兰喜;殷相平;李学瑞;李宝玉;方玉萍;柳纪省;;口蹄疫病毒双效疫苗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研究[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
10 |
朱文钏;孔繁德;林祥梅;徐淑菲;吴德峰;韩雪清;吴绍强;;口蹄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