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的研究
【摘要】:毛乌素沙地是我国沙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也是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减轻和抑制风沙危害,从70年代建立沙地防护林体系。本文通过对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株数密度相差不大的块状樟子松纯林与樟子松、油松、杨树混交林,带状樟子松与油松纯林的结构中,樟子松块状纯林的胸径和树高结构均比混交林的结构有规律,且符合一般树种的变化规律。在叶层结构中,樟子松纯林和林带的叶层峰值均比混交林和油松林带的叶层峰值出现的树高较低,且随着树高的增加其相对株数缓慢减少,从而构成较厚的叶层(冠层)。由此可知,该地区营建的防护林体系中,块状和带状樟子松林的结构均比混交林和油松林带合理。在块状纯林和混交林平均标准木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纯林和混交林樟子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状况相似,而在混交林油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状况均不如樟子松的生长状况。在23年时,樟子松的平均胸径达12.4cm、平均树高达8.4m、平均材积达0.0591 m~3,而油松的胸径为10.1cm、树高为7.4m、材积为0.0316m~3。从防护林的结构和生长状况看,樟子松在该地区的适应能力较强,防护林体系中应积极发展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块状和带状纯林或与油松林带隔行营造建设,提高防护林的生态效益与防风固沙效果。
|
|
|
|
1 |
格日勒;斯琴毕力格;金荣;;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
2 |
彭建伟,周景惠;沙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试验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0年S1期 |
3 |
查同刚,孙向阳,于卫平,马晖,黄利江,张广才,王涵;宁夏段黄河护岸林体系结构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4 |
;每月看台[J];中国林业;2003年21期 |
5 |
高庆有,赵一宇;建设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改变大西北自然面貌之根本[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1年01期 |
6 |
宁明世,姚建成;科学治沙结硕果[J];内蒙古林业;2000年01期 |
7 |
许新;独具一格的水上庭园——纪念三潭印月建造九百周年[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9年03期 |
8 |
王洪礼,吕国华,刘彤,袁珞;新疆主要温室类型的结构、性能与应用调查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9 |
余明辉,魏清勇,王福海;5TD-1200型多功能脱粒机[J];现代化农业;1997年01期 |
10 |
王海明,于文华,乔启宇;BJL-5型消防泵结构设计特点及可靠性的改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11 |
姚洪亮,小八重祥一郎;日本劳动力结构及流向分析(英文)[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2 |
师守成;谈MCAI课件的网状结构及其设计[J];高等农业教育;1998年04期 |
13 |
胡元强,叶振生;转地蜂场结构、素质、规模效益的调查[J];中国养蜂;1998年03期 |
14 |
陈玉平;规整填料在尿素解吸塔中的结构分析及其改进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1999年03期 |
15 |
陈正荣;农业产业化是推进西藏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J];西藏农业科技;2000年04期 |
16 |
董冶,于洪芝,王宝洪;论平原农区林种树种结构及农林配置[J];防护林科技;2001年01期 |
17 |
邢昌琪;适应市场 调整果品结构 增产增效 打造名优精品[J];天津农林科技;2003年05期 |
18 |
曹卫东,施卫东,朱荣生;中央空调专用泵结构设计与运行匹配[J];农机化研究;2003年04期 |
19 |
朱卫江;车辆座椅结构和性能的评价与展望[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4年03期 |
20 |
许广桐,樊冬温;SGC 手动草坪修剪机[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