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布和沙漠土壤水分动态和白刺群落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对乌兰布和沙漠土壤水分动态规律及白刺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降雨是影响沙地土壤水分动态的决定性因素,流动沙丘沙土含水量的变化与降雨季节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0cm~100cm都受降雨的影响,0cm~60cm受降雨影响较大,为沙土水分的活跃层,而60cm以下较小。垂直变化分干沙层(0cm~20cm)、水分强烈变化层(20cm~60cm)和水分稳定层(60cm)。沙土水分月变化呈4~5月沙土含水量处于全年最低水平,随着雨季的到来,在6~9月出现高峰值。流动沙地0cm~100cm层贮水量与降雨量呈直线关系:y=16.962+0.147x(y=0cm~100cm沙土贮水量(mm),x=每次取样前的降雨量之和(mm),r=0.9397),表明生长季内降雨量的14.7%被贮存在沙土中,其余的降雨则通过蒸散而流失。
2 流动沙丘不同部位沙土含水量的大小顺序为迎风坡非典型部位背风坡。流动沙丘迎风坡各坡位沙土含水量的大小呈下部中部上部。
3 0cm~100cm层的贮水量,沙土在16mm~32mm之间,粘土在70mm~220mm之间。
4 沙土含水量与对应水势的关系可用y=-14.577+14.539×(1-EXP(-1.960x))(x=土壤含水量(%),y=土壤水势(MPa),r=0.96)表示,粘土含水量与其水势的关系可用y=-8.772+8.612×(1-EXP(-0.1999x))(x=土壤含水量(%),y=土壤水势(MPa),r=0.892)表示。
5 把白刺地上部分区分为新枝、老枝Ⅰ、老枝Ⅱ和枯枝四种样枝类型,新枝总生物量(y)与最大枝高(Hm)、最大地径(Dm)的关系可用方程y=a(Dm~2Hm)^b表示,老枝Ⅰ和老枝Ⅱ的总生物量(y)与最大枝高(Hm)的关系可用方程y=aHm^b表示。枝生物量(y)与白刺总生物量(x)之间的关系可模拟为y=aEXP(-bx^k),叶生物量、叶面积(y)与总生物量(x)关系可模拟为y=a+b(1-EXP(-kx))。
6 根据白刺群落发展的特点,在乌兰布和沙漠,当白刺灌丛新枝叶生物量稳定值所占比例大于52.2%时,白刺灌丛处于发生发展状态,反之白刺灌丛开始退化。
7 依据白刺灌丛的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等特征把白刺灌丛分为4种类型。从类型Ⅰ到类型Ⅳ新枝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依次减小,类型Ⅲ具有较大的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是该区白刺灌丛的最佳类型。
|
|
|
|
1 |
任世芳;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环境变迁的再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2 |
贾铁飞,赵明,包桂兰,银山;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风沙活动的沉积学记录与沙漠化防治途径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2年03期 |
3 |
韩清;乌兰布和沙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沙漠;1982年03期 |
4 |
张庆琼,李国萍,伊敏,张云娥,金雁海,白双明;从磴口县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工程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与开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5 |
贾铁飞,何雨,裴冬;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沉积物特征及环境意义[J];干旱区地理;1998年02期 |
6 |
王玉魁,闫艳霞,安守芹;乌兰布和沙漠沙生灌木饲用营养成分的研究[J];中国沙漠;1999年03期 |
7 |
韩胜利,叶冬梅,秦佳琪,田有亮,郭连生;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土壤水分及物理特性的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5年04期 |
8 |
何炎红;田有亮;郭连生;;乌兰布和沙漠可能蒸散的研究[J];干旱气象;2007年02期 |
9 |
李慧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固沙植被恢复重建与资源利用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4年06期 |
10 |
李文;乌兰布和农场土地资源开发及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年Z1期 |
11 |
李玉宝,韩永光;乌兰布和东北部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绿洲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7年04期 |
12 |
李清河;赵英铭;江泽平;王志刚;;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天然植被动态及生态用水量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5期 |
13 |
杨弘;裴铁璠;关德新;金昌杰;王安志;;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
14 |
;乌兰布和沙漠西南铁路沿线沙害防治[J];中国沙漠;1983年02期 |
15 |
孙强,韩建国,刘帅,周莉华;草地早熟禾草坪土壤水分动态与根系生长分布[J];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
16 |
陈小红;段争虎;宋耀选;肖洪浪;;兰州市南北两山人工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动态[J];中国沙漠;2006年04期 |
17 |
贾铁飞,银山,何雨,赵明,包桂兰;乌兰布和沙漠东海子湖全新世湖相沉积结构分析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沙漠;2003年02期 |
18 |
贾海坤,刘颖慧,徐霞,王昆,高琼;皇甫川流域柠条林地水分动态模拟——坡度、坡向、植被密度与土壤水分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
19 |
刘鹄;赵文智;;基于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的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
20 |
韩炜;李自峰;郑黎明;张光灿;;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