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消化功能的影响
【摘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L. casei Zhang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消化功能的影响,为肉鸡生产中科学添加L. casei Zhang,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玉米和大豆粕为主要原料配制基础日粮,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将18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称重后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在饮水中添加2.0×105cfu/ml L. casei Zhang(C1组):Ⅲ组在饮水中添加2.0×106cfu/ml L. casei Zhang (C2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组10只鸡。试验期42天。乳酸菌分两次饲喂,每次控制在1h内饮完。
在本试验条件下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饲喂L. casei Zhang可显著提高肉鸡生长前期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对粗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也有明显的增高趋势(P0.10),尤其以添加2×106cfu/ml的C2组效果最佳。
2、饲喂L. casei Zhang对肉鸡胰腺淀粉酶的活性、空肠和回肠淀粉酶活性均有显著(P0.05)或趋于显著(P0.10)的促进效果,尤以2×106cfu/ml的C2组效果最好。
3、添加L. casei Zhang可显著提高肉鸡胰腺中胰蛋白酶的活性和十二指肠粘膜糜蛋白酶活性(P0.05),且以2×106cfu/ml的C2组效果更好。
4、L. casei Zhang对肉鸡小肠及胰腺中脂肪酶活性无显著的影响,但L. casei Zhang组略高于对照组。
5、饲喂L. casei Zhang对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均有显著(P<0.05)或趋于显著(P<0.10)的增高趋势,对隐窝深度有显著(P0.05)或趋于显著(P<0.10)的降低趋势,且以2×106cfu/ml的C2组效果最好。
6、饲喂L. casei Zhang组可以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和消化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尤其以2×106cfu/ml的C2组的效果最好。
|
|
|
|
1 |
赵文;;我国肉鸡生产发展趋势[J];饲料与畜牧;1989年01期 |
2 |
徐百志;;未来5年美国肉鸡生产预测[J];饲料广角;1991年02期 |
3 |
何环宇,程禄根,覃祖元;稀土在肉猪和肉鸡生产中的应用[J];广西畜牧兽医;1994年02期 |
4 |
杨明爽;中草药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1997年04期 |
5 |
侯卓成,李藏兰;目前肉杂鸡生产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中国家禽;2004年16期 |
6 |
陈忠兴;;大力发展肉鸡生产是解决肉食需要的重要途径[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9年02期 |
7 |
陶旭东;王淑英;;浅谈肉鸡疾病的综合防治[J];河北畜牧兽医;1994年04期 |
8 |
宁中华,王庆民,石榜驰,王忠,李秋艳,袁建敏,刘月府,于淑梅;宝罗肉鸡生产性能测定总结[J];中国家禽;1996年04期 |
9 |
左翠屏,董世璧,李刚;提高肉鸡生产效益技术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1997年04期 |
10 |
郭亮;免疫增强剂能提高肉鸡生产性能[J];养殖技术顾问;2001年01期 |
11 |
M.K.Eckman,J.B.Hess,R.D.Evans;肉鸡生产管理[J];中国禽业导刊;2001年15期 |
12 |
连京华,韩成祥,董以雷;绿色食品肉鸡生产综合技术(下)[J];山东家禽;2004年08期 |
13 |
罗赞;贺建华;;壳聚糖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饲料;2008年13期 |
14 |
田书音;李冰;;大豆黄酮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J];饲料广角;2010年12期 |
15 |
孟昭聚;陈杰;葛元佩;张翠霞;;以肉鸡生产为主的多层次增殖的后大雪村[J];家禽科学;1992年03期 |
16 |
王忠贤;肉鸡生产系统的DYNAMO模型建立[J];农业工程学报;1993年S1期 |
17 |
黄秀清;拱棚肉鸡生产技术[J];福建畜牧兽医;1995年03期 |
18 |
梁学庆,冯定远;日粮氟水平对肉鸡生产的影响[J];广东饲料;1997年01期 |
19 |
王洪生,张春青,宋杰;中药添加剂康泰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00年06期 |
20 |
卢明华;;康永辉养肉鸡走上致富路[J];农村.农业.农民;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