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运动组织与创编的实践研究
【摘要】:田径在体育运动中一直是举足轻重的大项,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各种大型的运动会,都离不开它的身影,很多体育项目也都是从最简单的走、跑、跳、投演变而来,这些看似最简单最原始的动作却会伴随我们一生。从小学到初中,由高中大学,一直到终身体育,无论是体育课堂中还是日常锻炼中出现最多的也是田径项目,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竞技体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变得非常盛行,学校体育由于趋于竞技化和成人化,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田径在青少年中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弱势,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受到重视,轻则中国的田径事业日趋衰败,重则影响每一代中国人的健康。了解发现,“趣味田径”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田径中遇到的问题,自从国际田联推广此项目开始,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也得
到了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迄今为止,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校都在从中受益,田径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田径学习热情也在渐渐提升,田径教育事业看到了新的曙光。调查得知,很多文献和研究把重点集中在了“趣味田径”的可行性研究,某一技能提升的效果研究,还有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等。每一个
新兴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总会遇到各种细节上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实践中发现,实践中解决。本文的研究视角定位为“趣味田径”组织与创编实践研究,目的就是在“趣味田径”的教学实践和比赛中,探究更多有利于项目开展的组织方法,并在此期间创编新的“趣味田径”项目,自制“趣味田径”器材,为“趣味田径”项目更好的在学校体育课堂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法方法,研究对象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期使用“趣味田径”项目和软式器材进行教
学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关于场地利用、裁判缺乏、如何组织学生等组织方面的问题,积累了一手数据和经验,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与解决办法。在项目创新方面群策群力,依据相应原则和方法,创编出了更多的“趣味田径”项目,并在此过程中利用一些常见的废旧物品与学生自制了很多器材。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趣味田径”的参与度明显增强,很好的解决了组织方面的诸多问题。对新器材的创编更加乐此不疲,在提高田径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教学中器材缺乏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为以后从事体育教育事业打下基础,也希望与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交流学习,为中国田径事业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