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指导下的汉译俄外事口译方法研究
【摘要】:口译作为一种翻译的工作方式和语际信息交流的交际活动,是人类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和桥梁。随着口译实践与口译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口译工作中人们愈加需要科学完善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法国释意理论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口译理论体系,由国际著名口译专家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立。该理论认为翻译不是仅仅局限于简单语言符号之间的交换,而是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翻译应该忠实于原语言的意义。在外事场合上为了协助讲话人推进交际高效而顺利地进行,译员一方面要准确的表达出讲话人的说话信息,另一方面又要完整而没有缺漏的传达讲话人想传达给目标听众的一些情感和意图,需要将整个交际的意义传达出去。外事口译所具有的严谨性和精确性;现场性、即席性和简明性等特点与释意学派强调的翻译目的即传递整个交际的意义非常契合。本论文主要分析和探究释意理论对汉译俄外事口译的指导作用及方法。论文由三大部分组成:引言,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释意理论的建立与发展,释意的口译过程分解及其“忠实”标准;第二部分介绍外事口译的语言特点,对口译员的要求以及从六个方面实例分析、总结汉译俄外事口译实践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释意理论应用在实际口译工作中时存在的不足和相应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