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摘要】: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受幼儿身心发展影响,幼教工作者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承担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责任,如何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长期以来,尽管在陈述中保育员也属于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保育员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保育员专业化问题的关注不够,导致保育员队伍整体职业素养不够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以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为主题,利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通过对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保育员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保育员专业化方向不明确;第二,保育员专业角色定位不全面;第三,保育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职业认同状况欠佳;第四,保育员专业化内在动力不足。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其一,没有具体可供保育员专业化参考的政策文件;其二,保育员职业保障不完善,专业化缺乏激励机制;其三,保育员专业化培训体系不健全;其四,幼儿园对保育员专业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其五,保育员专业化缺乏物质和身心保障;其六,保育员工作任务繁杂,自身专业化意识不强。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层面、幼儿园层面和保育员自身层面提出如下对策促进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首先,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树立保育员专业化理念;第二,加快制定《幼儿园保育员专业标准(试行)》;第三,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完善培训体系;第四,规范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次,幼儿园层面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重视保育工作,加强保育员专业化建设;第二,健全和完善保育员岗位管理制度;第三,加强职前、职后培训,提升保育员专业素质;第四,制定科学有效的保育员工作考核体系;第五,加强宣传力度,注重家园合作。最后,保育员自身层面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正确定位专业角色、增强专业化意识;第二,具备专业理想与专业精神;第三,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第四,提高职业技能等级;第五,提高参教意识,养成反思习惯。以期对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有所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