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蒙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
【摘要】:蒙古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独有的马背文化,是蒙古族草原儿女情感、智慧、精神、价值的结晶,所以全国各地人民将内蒙古人民称为“草原儿女”。而这独有的草原文化由蒙古语言文字记录相传至今。在传承和延续草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小学蒙语文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引导和培养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蒙语文教学作为蒙古族草原文化传承延续的载体,是弘扬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保证。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蒙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陷入一定的困境。本研究以个案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实证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研究方法为辅,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高年段蒙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信息化视角探究当前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在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蒙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深入论证并分析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突破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面临困境的路径,进而不断提升蒙语文教学质量。本研究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小学蒙语文教学地位以及作用。第二部分,以内蒙古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高年段学生以及蒙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并进行访谈,对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高年段蒙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第三部分,基于现状调查以及数据统计,总结出当前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例如,蒙语文教学中用汉语思维学习蒙语的倾向显著;蒙古族小学生对蒙语兴味索然;蒙语文语言技能的基础薄弱;小学蒙语文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程度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通辽市A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困境背后的原因。主要体现为,语言环境影响了蒙语的学习思维,学生认为蒙语实用性不高持有消极心理,教师和家长缺乏引导对蒙语书籍的阅读量不足,小学蒙语文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等。在此基础上,第五部分提出了突破蒙语文教学困境的实践路径。通过维护健康蒙语环境,培养正确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民族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读写能力,巩固蒙语语言基础;运用线上教学模式,开拓小学蒙语文教学新途径等,以期不断提升该蒙古族小学蒙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高年段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