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中高级阶段古诗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十九大以来,为进一步贯彻文化走出去战略,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中文化教学的比重不断攀升,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总能用最精粹的语言承载最深厚的意蕴,具有独特的学习价值。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中文教育加速走上了现代化语言教学转型之路,混合式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模式,近年来逐渐被海内外高校及国际中文教师所采纳。如何有效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完成国际中文古诗教学,实现教学质量最优化、学习效益最大化,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文章首先以文献研究法为基础,阐析了国际中文古诗教学在提升学生语言素养、培植学生审美能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总结出了古诗教学在专题课程开设量、教材诗歌收录量、学生学习效率及多元备课要求四方面的现存问题。其次,结合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现代化转型态势、古诗美育特点、信息技术发展、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素养的提升及国内最新政策动向等,综合剖析了混合式教学与国际中文古诗教学的适切性。之后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及学习策略五个维度来深入探究如何打造混合式国际中文古诗课堂,并引入时下流行的BOPPPS教学模型,力求设计紧密高效的混合式教学环节。最后,以前文提出的相关教学思路为基础,以本人在实践交流过程中对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的深入了解为前提,做出“友情诗三首”混合式古诗教学设计,以期为国际中文混合式古诗教学提供可行性实践方案,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总而言之,古诗是新时代国际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混合式教学是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与教育现代化转型潮流相契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混合式古诗教学前瞻性研究并提出相应教学方案,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