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采用多元表征教学策略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分数概念转变的干预研究

范晓琳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对“概念转变”和“概念转变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由于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信息加工的过程,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将新信息融入原有知识图示时,概念的转变和重组的过程。因此,80年代以来有关如何使学生产生有效的概念转变,就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主要课题。在科学、数学、心理学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分数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正整数和小数之间的桥梁,也是初中阶段扩展有理数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分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错误概念,而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分数的概念转变旨在转变学生已有的错误概念,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Behr(1983)等人以心理学的表征为基础,提出了以“表征系统互动模式”提升数学学习效果。这一理论受到广泛的重视。“多元化表征互动理论”是指从表征的观点将学习数学的表征区分为“口语”、“图像”、“书写符号”、“操作”及“真实情景”等五种,并强调它们和数学解题间具有重要的连接关系。因此,本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Behr等人(1983)提出“多元化表征互动模式”为理论基础,并参考国内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设计理念,设计了“多元化表征教学干预模式”,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教学实验法、个别访谈法和行为观察等研究方法,分别以“等分模式”、“单位量模式”和“综合模式”对五年级实验班进行分数概念(简单分数概念、等分概念、单位量概念、等值分数概念和连续分割概念)转变的教学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在教学干预前后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度访谈。得到如下 结论: 1.三种教学干预模式对实验班学生的分数概念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单位量教学模式”对分数概念转变的效果最好。“等分教学模式”和“综合教学模式”的干预效果也很显著;控制组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2.“等分教学干预模式”对分数子概念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等分教学干预模式对教学干预产生显著效果的子概念有“简单分数概念”和“单位量概念”。 3.“单位量教学干预模式”对分数子概念转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单位量干预模式在三种干预模式中的效果最好,对教学干预产生显著效果的子概念有“等分概念”“单位量概念”和“等值分数”。 4.“综合教学干预模式”对分数子概念的转变产生一定效果。综合教学干预模式对教学干预产生一定效果的子概念有“单位量概念”和“等值分数概念”。 5.三种教学干预模式对简单分数概念、等分概念、单位量概念、等值分数概念的转变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于连续分割概念的影响效果却不明显。 6.在前、后测对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结果可以表明,实施三种教学干预模式后学生的错误概念有较好的转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泰森;;对分数意义的再认识[J];小学教学研究;1991年10期
2 齐胜利;;厘清定义正本清源[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年09期
3 李雁冰;刁彭成;;科学教育中“迷思概念”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5期
4 刘家亮;赵建华;吴向东;;基于思维建模的概念学习过程探析——以小学科学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5 徐晓东;任英杰;;计算机支持的协作概念改变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6 曾欣华;;小学生欢迎这样作文[J];湖南教育;1981年07期
7 宋曰勋;王澍;;小小电视剧[J];人民教育;1982年02期
8 本刊记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昆明市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2年05期
9 吕静;不要让儿童背着手听讲[J];幼儿教育;1983年02期
10 来红;;学生上课玩东西怎么办[J];四川教育;1983年04期
11 张燮;光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管理[J];湖南教育;1984年06期
12 戴珩;;莫把答案“直接点破”——五年制小语九册基础训练1第二题的教学[J];湖南教育;1984年08期
13 余茂铻;;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题意[J];江苏教育;1984年18期
14 大胆;;一个“大胆”学生的来信[J];四川教育;1984年Z1期
15 ;英国小学教育水平下降[J];小学教学研究;1986年10期
16 韩志俊;;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唐都学刊;1987年02期
17 徐树林;魏国芬;;对开展学习小榜样教育活动的作用的调查[J];天津教育;1989年03期
18 张长儒;;从小学生要麻辣味想到的[J];小学教学研究;1993年08期
19 ;规范小学生一日生活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J];天津教育;1993年Z1期
20 刁维国;小学生在不同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特点[J];教育科学;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敏;牛文佳;刘儒德;;小学生分数概念发展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3 何源;朱永新;;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小学生偏科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俞剑峰;;小学生攀比心理的引导与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志红;;西安市某小学2004-2006年在校儿童意外伤害调查[A];西北五省(区)第六届儿科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秀芳;;学龄儿童睡眠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刘成刚;;对不同年级小学生榜样及选择依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刘儒德;邓利;;小学生学习观调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李晓云;翟庆香;徐金秀;;兰州市小学生肥胖情况调查[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10 李霞;夏青;;论对小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玫;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民;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俊杰;小学英语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赵弘;小学生算术应用题多重变异样例学习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清;基于PASS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问题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泓;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琳;采用多元表征教学策略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分数概念转变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玲;小学生有效课堂学习及其教学干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志香;社会标定对一般情境下小学生利他行为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4 廖全明;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罗桃兰;深圳市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罗勤;小学生品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晓玲;论语文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丽萍;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纯清;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持续性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颜德艳;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其江 刘琦;祖国的花朵需要你的呵护[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记者  薛蕾;春节“迟到”,本学期超长[N];无锡日报;2007年
3 张海庭牟进军 记者 林媛;3335小学生早餐免费吃鸡蛋[N];烟台日报;2008年
4 李扬;“成长的烦恼”真不少[N];新华日报;2003年
5 记者 张坤 通讯员 常英;家长,多陪孩子玩玩吧[N];东营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林淑霞;如何帮“小朋友”成为“小学生”[N];福建日报;2007年
7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李贤良;长沙开福区两万余小学生在游戏中开学[N];光明日报;2006年
8 乐山师范附属小学 王惠津;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培养原则探微[N];乐山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啸飞 通讯员 唐连生;花季少年为何成了盗贼[N];秦皇岛日报;2007年
10 北京东城区史家小学 许凯潘;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如何培养[N];中国体育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