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元表征教学策略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分数概念转变的干预研究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兴起了对“概念转变”和“概念转变教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由于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信息加工的过程,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将新信息融入原有知识图示时,概念的转变和重组的过程。因此,80年代以来有关如何使学生产生有效的概念转变,就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主要课题。在科学、数学、心理学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分数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正整数和小数之间的桥梁,也是初中阶段扩展有理数的基础。但是学生在分数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错误概念,而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分数的概念转变旨在转变学生已有的错误概念,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Behr(1983)等人以心理学的表征为基础,提出了以“表征系统互动模式”提升数学学习效果。这一理论受到广泛的重视。“多元化表征互动理论”是指从表征的观点将学习数学的表征区分为“口语”、“图像”、“书写符号”、“操作”及“真实情景”等五种,并强调它们和数学解题间具有重要的连接关系。因此,本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Behr等人(1983)提出“多元化表征互动模式”为理论基础,并参考国内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设计理念,设计了“多元化表征教学干预模式”,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教学实验法、个别访谈法和行为观察等研究方法,分别以“等分模式”、“单位量模式”和“综合模式”对五年级实验班进行分数概念(简单分数概念、等分概念、单位量概念、等值分数概念和连续分割概念)转变的教学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在教学干预前后对个别被试进行深度访谈。得到如下
结论:
1.三种教学干预模式对实验班学生的分数概念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单位量教学模式”对分数概念转变的效果最好。“等分教学模式”和“综合教学模式”的干预效果也很显著;控制组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2.“等分教学干预模式”对分数子概念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效果。等分教学干预模式对教学干预产生显著效果的子概念有“简单分数概念”和“单位量概念”。
3.“单位量教学干预模式”对分数子概念转变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单位量干预模式在三种干预模式中的效果最好,对教学干预产生显著效果的子概念有“等分概念”“单位量概念”和“等值分数”。
4.“综合教学干预模式”对分数子概念的转变产生一定效果。综合教学干预模式对教学干预产生一定效果的子概念有“单位量概念”和“等值分数概念”。
5.三种教学干预模式对简单分数概念、等分概念、单位量概念、等值分数概念的转变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于连续分割概念的影响效果却不明显。
6.在前、后测对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结果可以表明,实施三种教学干预模式后学生的错误概念有较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