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韦邦荣  
【摘要】:在货币政策的研究领域中,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争论,已有很长的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动态不一致性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易于引起时间不一致性和通货膨胀倾向。20世纪90年代,货币政策规则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进展表现在:Taylor(1993)提出了以利率为政策工具的泰勒规则、1990年新西兰在世界上率先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以Svensson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目标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研究。自新西兰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许多国家纷纷采用了这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其货币政策操作具有规则性的因素,这种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于这些国家成功控制通货膨胀,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相机抉择的特点,宏观经济处在冷热交替之中,宏观经济时常面临着不稳定性的威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货币供应量在宏观调控中重要性日益显示。然而,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表明,货币供应量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稳定性在下降,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越来越困难,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在增强,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正在下降,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由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容易产生动态不一致性和通货膨胀倾向,因此,在货币政策框架中引入规则的因素显得尤为必要。在进行货币政策框架的设计时,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货币政策规则的类型有哪些?每一种类型的货币政策规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其实践效果如何?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有效吗?如果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缺乏效率的话,那么在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选择中,应该考虑选择哪种货币政策规则?所有这些正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在货币政策规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简要阐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指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1章给出了货币政策规则的概念,并对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分类,尤其是对目标规则与工具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工具规则不仅包括传统规则,如泰勒规则、McCallum规则、弗里德曼规则、梅尔泽规则,而且包括非传统规则,如汇率规则和货币条件指数。目标规则主要涉及通货膨胀目标规则、价格水平目标规则、货币增长目标规则、名义GDP目标规则、汇率目标规则和通货膨胀-价格水平混合目标规则。 第2章是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研究的起点,通常来说,货币政策存在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以规则的方式进行,一种是以相机抉择的方式进行,究竟哪种方式更可取?对此,学术界曾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动态不一致性理论的提出,结束了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的长期的争论。该理论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容易导致时间不一致性和通货膨胀倾向。巴罗和戈登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规则优于相机抉择;为了克服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倾向,除了采用规则性的货币政策外,从理论上来说,还有其它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声誉约束、雇佣保守中央银行家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采用带有免责条款的委托代理、设计最优激励性契约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第3章分别从图形和数理模型的视角对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利率与货币量的选择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稳定性。对于著名工具规则泰勒规则的推导,本文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从货币数量论的角度推导出泰勒规则,二是从动态宏观经济模型的角度进行推导。自泰勒提出泰勒规则以来,经济学家广泛地运用泰勒规则对各国的货币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和政策评价,同时对泰勒规则进行修正与扩展。关于泰勒规则在实证方面的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泰勒规则在发达经济体的应用;泰勒规则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应用;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 第4章主要研究最流行的目标规则:通货膨胀目标制。主要内容包括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与特点、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前提条件、通货膨胀目标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效果。由于近年来价格水平目标制和名义收入目标制这两个目标规则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国外近年来对这两个目标规则关注的文献日益增多,本文在国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通货膨胀目标制与这两个目标规则的比较进行了归纳。 第5章对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在下降,有必要对现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改革与完善,建议我国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改革方向是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变。 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第一,利用时变参数模型估计中国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目前国内主要利用不变参数的泰勒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进行检验。而中国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处在调整变化中,货币政策的框架在渐进调整之中,中央银行对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的反应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使用不变参数的泰勒规则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估计可能不太恰当,因此,本文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滤波估计的时变参数的泰勒规则可能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 第二,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估计非线性的泰勒规则。国内现有的文献,大多采用线性泰勒规则来估计中国中央银行的反应函数。实际上,中央银行在面对不同的通货膨胀压力和经济增长环境下,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反应可能不同,线性规则难以对这种情形加以刻画。本文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检验,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非线性的特点。 第三,对通货膨胀目标制与其他目标规则的比较进行归纳。国内现有文献对目标规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介绍上。其它两个目标规则,价格水平目标制和名义GDP目标制虽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但却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国外近年来对这两个目标规则研究的兴趣正在日益增强。本文在现有国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通货膨胀目标制与价格水平目标制和名义收入目标制这两个目标规则之间的比较给予介绍,以引起国内学术界对这两个目标规则的研究进行关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美今,曾五一;我国通货膨胀分配效应的定量分析[J];统计研究;1991年05期
2 杨黎明;;基于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利率手段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7年04期
3 刘九根;郭新茹;;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思考[J];科技广场;2007年02期
4 刘郁葱;;理性预期、信用资本与通货膨胀的控制[J];浙江金融;2008年11期
5 闫森;;东盟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9年05期
6 方;;何谓“停滞膨胀”?[J];世界知识;1979年02期
7 曾坤先;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J];统计研究;1989年05期
8 朱菲娜;;国内农产品涨价原因何在[J];科技致富向导;2003年12期
9 经朝明;谈有花;;中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06年02期
10 刘懿;罗希;;外汇占款造成通胀压力的渠道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8期
11 吕冬梅;任年红;赵秋君;;浅析物价变动会计[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12 秦晓磊;;论当今CPI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潜在影响[J];科技资讯;2008年01期
13 张浩然;一种通货膨胀的简化数学模型[J];山东科学;1995年01期
14 ;著名经济学家杨培新谈通货膨胀与搞活企业[J];中国科技信息;1995年10期
15 钱行;;通货膨胀国际间传导对我国影响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16 于洪洁;;未来我国经济运行形势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4期
17 刘妍燕;王力宾;;云南省通货膨胀的因子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8 刘勇;王伟;易法海;;我国通货膨胀与农产品价格、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分析[J];生态经济;2009年02期
19 郭艳芳;王鹏;;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1期
20 李灿荣;;利用EVIEWS研究中国通货膨胀诱因[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3 马恩棠;;工程建设项目评价中通货膨胀的处理[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何小鲁;;我国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7 孙启明;;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结构分析[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支大林;;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及其双重压力[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10 赵宁夫;蒋金波;;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特有的经济现象[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2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晓静;泰勒规则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潘方卉;基于预期、持续性和波动性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楠;我国通货膨胀过程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D];吉林大学;2011年
6 卢满生;我国通货膨胀指数修正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8 Mamudu Daffay;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的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顾书桂;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张五六;非线性通货膨胀持续性的贝叶斯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肖宏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高恒亮;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齐永生;我国货币供给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其格其;通货膨胀下的大型项目投资经济分析及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6 杜黑;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常浩;通货膨胀对复杂库存系统的优化调度及其仿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周军;我国资产价格波动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黄琼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嘉斌;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怀谦;油价大涨推动美股下跌[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 汪同三;通货膨胀:宁防其有 不赌其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张之花;房产投资有趋热之势[N];房地产时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王长勇 零时 岑文靖 陆彬 国际;通货膨胀离我们还有多远[N];经理日报;2006年
5 石虎祥;经济面奠定非美上涨趋势[N];汕头日报;2006年
6 陆星兆;左小蕾:适度通胀不是坏事[N];证券时报;2007年
7 李国旺;全面通货膨胀不会到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王靓;克里斯蒂娜,你的敌人是通货膨胀![N];东方早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苗燕;周小川:央行首先注重防治通货膨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张晓晖;通胀时期如何保护财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