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

葛遵峰  
【摘要】:21世纪,企业处于多变的动荡环境之中,任何一个“吃老本”的企业,很快就会被其他更富创造性的竞争对手所取代。企业如何在动态环境中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是当前战略管理理论界和企业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动态能力理论突出了动态性,从而摆脱资源基础观的静态均衡模型的限制。自Teece等人提出动态能力研究框架以来,战略管理学者们对这一研究主题一直保持着持续的热情。动态能力理论的蓬勃发展体现了企业持续发展对理论的迫切需要,也表明了该研究框架本身生生不息的学术生命力。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后发国家生产力变迁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和管理者围绕动态能力的努力,关系企业的成长、产业的升级和国家的兴衰,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当前环境下中国企业应该如何理解和开发动态能力,并获得持久的优异绩效,既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聚焦于动态能力的来源研究。既有的动态能力理论对动态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相对充分的解释,但是,对企业如何获得这种独特的异质性能力,即动态能力来源问题解释很少。选取以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实证研究,是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一个新尝试。 为探明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为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做出一些有价值的贡献,本研究进行了以下工作:首先,提出了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将战略领导行为融入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框架。第二,分析了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关系。第三,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分析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的内在机理。第四,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与具体假设。第五,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管理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通过上述的具体工作,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创新与贡献: (1)提出了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不同于以往多数研究将动态能力或其来源视为客体化的惯例,本文从发生学意义上,将动态能力的来源视为组织主体的创造性努力,并基于此提出动态能力来源研究的主体性视角,进而以S-L-D传导模式的概念模型,阐释了战略领导行为、组织学习、企业动态能力这些构念的内在关联。 (2)实现了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影响的首次系统研究。不同于以往多数研究将战略领导行为和企业动态能力分别作为独立变量,本研究则明确将战略领导行为融入到动态能力的研究框架之中。特别地,本文首次将战略领导行为对动态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3)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打开了战略领导行为作用于企业动态能力的“黑箱”。本文的研究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详尽论证了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的具体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这一作用的具体中介路径,使得战略领导行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作用机制明朗化。 (4)明确提出了分析战略领导行为、组织学习和企业动态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依据,形成了独特的分析视角与思路。本文提出了组织学习机制的整合模型;提出了依托于理念型心理契约理论来分析战略领导者的变革导向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的影响作用;提出了依托于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战略领导者的交易导向领导行为对组织学习的影响作用;提出了依托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和组织创造力理论来分析组织学习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静静;张华;;组织学习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的评述与研究展望[J];商业经济;2011年13期
2 李磊;刘奎华;;企业领导胜任力结构及与领导行为关系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21期
3 赵永杰;;基于系统协同视角的企业集团动态能力成长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4 蔡树堂;;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的新探索[J];统计与决策;2011年17期
5 丁源;;基于动态能力的技术型企业战略转型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4期
6 赵相忠;韦丽华;裴文杰;;中国内地民营企业领导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1年18期
7 颜毓洁;耿喆;;中外企业领导行为对企业文化影响差异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6期
8 张洪兴;耿新;;企业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经营绩效——基于动态能力中介效应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丁静;;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探讨——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10 吴中超;;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因解密[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11 蔡树堂;;动态能力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系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2 冯军政;魏江;;国外动态能力维度划分及测量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13 ;更正[J];中国商贸;2011年21期
14 王梦晓;常宁;;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成长边界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5期
15 付娉娉;尚航标;田国双;;企业动态能力及组织能力演化:一个理论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16 宋铁波;曾萍;;市场导向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基于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8期
17 赵永杰;刘浩;;基于系统协同视角的动态能力演进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18 李忠民;江大伟;;企业家能力、组织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部商学评论;2010年02期
19 曾萍;宋铁波;;政治关系真的抑制了企业创新吗?——基于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年08期
20 王林;杨东涛;秦伟平;;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丽萍;;基于动态能力双过程-两阶段模型的案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黄振雷;吴淑娥;刘学;;企业的动态能力观:回顾和研究建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蔡树堂;;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白景坤;顾飞;;动态能力生成的整合研究:惯例演化、战略更新及其组织嵌入[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巩见刚;张娜;;基于动态能力框架的IT能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黎国智;刘强;;领导行为法律控制探究[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7 王春艳;袁庆宏;;关键员工知识与组织动态能力交互迁移模型——基于组织学习机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马宝善;;领导行为的法律保障和法制约束[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9 李雪梅;梁容芬;肖咏梅;;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满意度关系的调查[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张婉莉;;建筑业项目主管领导行为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校;物流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理与管理策略[D];长安大学;2010年
2 胥家硕;动态能力、制度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沈克慧;知识整合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勇;关系学习和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焦豪;企业动态能力绩效机制及其多层次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赵永杰;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褚雷;大学学习型组织发展与大学领导行为之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辛晴;知识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9 董保宝;基于网络结构的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尚航标;动态环境下战略决策者管理认知对战略反应速度与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敬军;人力资源配置中领导行为有效性及领导行为模式选择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姜宁;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芳;中小学校长领导行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柳;经济转型期员工积极性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李红军;我国青年男子篮球队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及其素质与球队凝聚力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贾瑞磊;高校领导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茜蓉;个人传记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田佳;高校中层管理者的领导行为与领导效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席自强;组织心理安全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王海龙;领导行为对政务信息化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世斌;领导行为与“三个代表”思想[N];四川日报;2000年
2 翟天印 王宝伟;规范领导行为是加强监督的关键[N];西安日报;2000年
3 彭红华 浙江省军区政治部;领导者要提高讲话的效益[N];中国人事报;2009年
4 吴晓燕;CEO,你的领导行为主导了多少业绩?[N];中国经营报;2006年
5 周军;从核心竞争力到动态能力[N];首都建设报;2008年
6 中铁七局武汉公司党委工作部 杜春松;浅谈领导行为对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N];中国信息报;2005年
7 记者  赵晓;重在追究干部领导行为[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刘恒发;一把手领导行为与班子凝聚力关系之我见[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9 梁建华;厂长(经理):你有不良领导行为吗?[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10 太原铁路局 李林林;领导行为的主导:非权力影响力[N];山西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