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近现代建筑时空布局特点以及与现代城市关系的研究
【摘要】:沈阳近现代建筑时空布局特点以及与现代城市的关系研究,以辽宁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名录数据和相关资料为基础,选取沈阳市核心区(沈河、和平、皇姑、大东、铁西)文化遗产价值较大的、且能代表城市历史发展的近现代建筑物共238例,整理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表格、统计图和平面分布图,分析沈阳近现代建筑的时空布局特点,并与现代城市的发展联系起来,为沈阳未来城市区域规划及功能定位提供参考。文章正文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沈阳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演进”,将沈阳近现代建筑置于历史分期的背景下,按照不同建设主体的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梳理,讲清楚不同类型建筑物出现的空间位置及相关历史节点,并通过表格列出每个建筑的类型、位置等信息来直观的表达历史场景;第二部分为“沈阳近现代建筑的空间布局及特点”,以第一部分中沈阳近现代建筑的类型和位置等相关信息为基础,介绍不同空间布局上不同类型和不同功能的代表性建筑物,并进行空间布局平面图的展示,且与现在沈阳的区划作对比,找出近现代建筑空间布局上与现代区划间的联系,即沈阳现代区划是以近现代建筑的分区功能为参照的特点;第三部分为“沈阳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城市的关系”,结合第一部分历史事实的阐述及第二部分中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区划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沈阳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城市间的关系,即沈阳近现代建筑不仅使沈阳城市形态不断演进、功能不断增强,而且影响了现代区划及区域定位。最后通过这种关系,为沈阳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利用及城市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