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增速令世界惊叹,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朝着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迈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三产业兴起。这些都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提升快、经济实力雄厚。但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来的是资源、环境污染破坏状况的日益严重。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的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出量持续增加,使得水资源、耕地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同时酸雨次数的增加和雾霾天气波及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也表明大气污染程度的加剧,当前我国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状况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环境状况的重要性,经济的增长不能建立在对环境污染、破坏的基础上,而是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外学者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提出生态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国内学者则主要是对二者关系定量上的研究,集中于对各个省市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形状的描绘与拐点的确定。而对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同时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也对指导我国今后经济增长模式、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具有现实意义,对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就当前国内外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之后指出了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与不足。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对有关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并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从理论上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当前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现状进行介绍。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三个方面介绍环境污染现状,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潜力三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状况进行描述,了解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状况;第三部分是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以国民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指标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作为衡量环境污染指标建立PVAR模型,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均对对方产生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过去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对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同时经济增长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程度也在加剧。最后,通过对实证反映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应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金融和建立新的评价考核机制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我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