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省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摘要】: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重大机遇,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作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计划在未来30年的时间里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并将“智能制造”定位成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主攻方向。智能装备制造业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制造业的前沿和制造业的基础,已经成为当今工业先进国家的主要目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关键技术装备如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智能仪器等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智能装备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信息技术与产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其发展对加速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对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智能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各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水平究竟如何,各地区在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方面的规划到底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为研究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省际竞争力水平,文章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著作的研读,理清了智能装备制造业和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并对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了解;其次对全国及各省市区域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于综合评价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省际竞争力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最后按照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并对最终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分类,以阐明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在区域上的分布和发展状况。在此过程中,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是构建了智能装备制造业省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应用现代多元统计的方法对我国各省市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科学测度和评价研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了解我国整体及各省级区域智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制定不断提升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竞争优势、增强其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最终实现区域统筹、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