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落脚点是农民富裕,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事实上,农民收入一直是“三农”问题的焦点,如何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性增长是困扰我国已久的经济难题。农民收入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主要根源在于要素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而金融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普惠金融本质上属于要素配置的范畴,其重要性源自金融要素的配置、流动开始注重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因此,为打赢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可能性”;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那么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否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是否具有异质性特征?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关于上述问题的回答,能为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增收、支持乡村振兴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避免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中出现金融供给结构与金融需求结构失衡现象和提高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普惠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体系,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着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系统探讨了“县域农村居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农民增收”、“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效应的影响机制”等四个主要问题,得到以下基本结论:当前我国县域农村居民不仅面临正规金融机构因供给不足形成的供给型金融排斥,同时也面临因自身有效需求不足而形成的需求型金融排斥;农户由于经济机会缺乏导致的有效金融需求不足是造成需求型金融排斥的重要原因,普通农户更易因缺乏经济机会而受到需求型金融排斥;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农民增收效应,IFI指数上升1个百分点,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会增加0.71%;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异质性的农民增收效应,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条件分布的高端影响要大于其对中间和低端部分的影响;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农民增收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地理机制作用,周边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存在溢出效应;县域普惠金融的农民增收效应会受当地经济机会的制约,增加低收入群体的金融供给,预期的增收作用受当地经济机会的条件约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即宏观经济机会对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中介效应显著。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概念界定,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框架结构等方面对研究的问题做一个总体安排规划,并阐述文章可能产生的边际贡献、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是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并基于普惠金融内在演化逻辑,从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普惠金融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综述。第三章是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构建及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分析。本章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剖析了当前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一些偏误。基于农民增收的视角,从金融机构的渗透性、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服务使用效用性以及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四个维度构建县域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从理论层面对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县域农民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章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县域金融排斥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识别了微观个体面临的金融排斥的具体类型,并从农户分化、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分层对比等多个视角考察了县域农户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为后文进一步考察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埋下铺垫。从研究的技术路线来看,本章是后文实证分析部分的逻辑起点。第五章是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与空间效应。本章利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推导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分层比较的方法,采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县域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第六章是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机制检验。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基于经济机会的视角,重点分析了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传导机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个体经济机会、宏观经济机会和政府经济机会对普惠金融增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章通过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并基于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