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
【摘要】:
从战略视角看,世界经济的强国无一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可以使得投资母国绕开贸易壁垒、减少敏感商品出口数量,缓解贸易摩擦,还可以使得投资母国主动地、有步骤、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将国内拥有过剩生产能力、但国内生产资源消耗较大,而国内此类资源供给又很紧张的产品生产,转移到资源供给较为丰富、市场前景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达到和谐共存、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带来了母国贸易结构的转换,使母国贸易的商品结构得以优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母国而言,还可以更主动和积极地获取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大力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有效改善价格贸易条件。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达到世界资源的更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战略机遇,保障国内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得投资母国获得更大的利得。
因而,全面系统的从母国角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研究,探寻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母国贸易数量变动、贸易结构转换和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原理,影响因素和最终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论文通过理论归纳和演绎推导相结合,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历史研究与当今现状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局部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和研究。通过将理论研究与经济计量相结合,重点通过使用协整理论、ADF检验、Johansen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现代数理分析手段,以日本和韩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WTO、UNCTAD、日本、韩国和我国统计局及相关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国际比较和深入研究。最后,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综合思考,提出了政策建议。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有:
首先,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贸易的替代或互补效应,即会带来贸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理论研究表明,这种数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增加或者减少都会受到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产品周期、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纵向或横向一体化、知识资本、技术特性等等的影响。同时,不同的投资动机会引致贸易数量的变化,而各种因素如要素禀赋状况、汇率、规模经济等也会影响贸易数量的变化。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给日本与东道国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数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贸易效应既有替代也有互补,但整体是互补的。韩国也证实了相同的结论。
其次,对外直接投资会带来贸易结构的转换。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贸易结构的转换有直接的和短期的影响,但更深刻的是间接的和长期的影响,日本的研究表明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效应存在。
再次,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利益分配带来深刻影响。相比起直接投资流入,对外直接投资更容易带来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对日本的研究证实,价格贸易条件逐年改善,而韩国在特定时期出现改善,而又有恶化的情况出现。
最后,对我国实证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出口贸易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进口贸易几乎没有影响,整体来说,对外直接投资对于进出口贸易数量的影响较弱。对于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于第二产业的调整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第一和第三产业没有影响。而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于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具有很大关系。
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要大力鼓励对于市场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利用人民币汇率较高的有利时机,提高投资规模和收益。推动边际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地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避免消极效应。要加强创新资产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力推动对于技术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更便于获得先进技术外溢,通过技术反向传导机制,促进我国的国内技术升级和进步。大力推动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力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对外直接投资。要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和保险制度,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努力营造平等开放、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