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研究
【摘要】:
随着近几年在国际上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球范围对公司治理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对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人员及管理层治理要求进行了扩展,这直接对内部审计作用的扩展提出了需求,引起了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作用的高度关注。在英国,安然事件后提出了一系列对公司治理进行外部管制的要求,都提升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而在我国,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个被称为“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基本规范”,要求执行该规范的上市公司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自愿披露发展为强制披露,使公司治理层面对内部审计开展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提出了新的迫切性需求,这为以公司治理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内部审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内部治理审计的提出与实施,就是通过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审计活动来发挥和体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
目前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研究角度很多,特别是安然事件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本文致力于将在公司治理层面发挥作用的形式确定为内部治理审计,即以公司治理为对象的内部审计,这样,研究的角度就超越了既有的探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或者探讨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关系,或者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等研究视角,进而使研究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性特征。
内部审计之所以能够通过对公司治理层面开展内部治理审计活动来发挥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外部监管的要求。我国证监会要求社会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要求更为全面,这都使公司治理层面有动力利用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应对外部监管的风险;二是内部审计除了有监督职能外,还有评价和咨询职能。内部审计的治理审计活动不是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去监督管理者,而是站在提供咨询与服务的角度更好地评价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为公司治理层面服务。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了公司治理层面的委托,内部治理审计这一作用于公司治理的审计形式自然会应运而生。
客观讲,我国公司治理层面对内部审计的关注才刚刚起步,对于实施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活动更是缺少实践。那么如何通过内部治理审计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是本文要关注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就是要回答内部治理审计为什么能够在治理层面发挥作用,发挥作用有什么条件和方式,怎样发挥作用,上市公司实践中内部治理审计的体现程度如何,如何推进内部治理审计在治理层面的作用,等等。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在对有关公司治理审计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将公司治理理论、内部审计理论和受托责任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分析内部治理审计的形成及作用过程,并从作用条件和作用方式出发,构建出包含审计目标、主体、范围、报告关系和内容等要素的内部治理审计体系,并从对应角度对上市公司展开调查,比较分析得出实践中内部治理审计适用性与绩效性的有关结论,并基于内部治理审计实践开展不足,提出提升审计报告层次、确立公司治理目标导向、拓展内部治理审计活动、加强内部治理审计机制的法制环境建设和需求机制建设等推进路径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一是明确将公司治理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来研究,是在公司治理层面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形式;二是对内部治理审计形成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论证;三是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实际的内部治理审计执行体系,为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新内容;四是运用调查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的现实状况,揭示出内部治理审计因报告关系、上市属地、风险管理要求等方面差异表现出的实现程度差异化特征和阶段性发展趋势;五是提出了加快内部治理审计法制环境建设和需求机制建设等有关政策建议。
本文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采用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系统分析、供求分析等研究方法,同时运用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受托责任等理论工具,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文共分为七章。在导论中,从解题开始,明确了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目前公司治理审计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涉及了以往相关研究的主要角度,如,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互动关系研究,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主体和组成部分的研究,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以及公司治理审计内容研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评述。本章还概述了公司治理审计理论、内部审计理论与受托责任理论,因为这些理论是分析内部治理审计形成及其内容和范围的理论工具。
第三章,研究内部治理审计的形成及作用过程。这一章将问题聚焦在开展内部治理审计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并系统分析了受托责任的动态演进如何推进了内部审计对象的变迁,如何催生了内部治理审计。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分析使开展内部治理审计具备了现实条件。关于内部治理审计作用形式和作用途径的分析,为构建内部治理审计体系打下了基础。即围绕发挥的作用确定目标、范围和内容。
第四章,构建出内部治理审计体系。首先对内部治理审计的内涵给出了本文的解析,接下来在对内部治理审计主体及目标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内部治理审计的范围及内容体系,包括治理过程审计和治理结果审计。
第五章,对构建的内部治理审计体系进行了考察。以辽宁省为调查的主要省份,以笔者曾深入全省的多家上市公司为调研对象,以调查了解和现场访谈获取的大量来自于实践的真实信息为基础,通过多个维度比较分析代表性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得出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治理审计的基本状态和实现程度的差异化特征和阶段性发展趋势,归结出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存在的基本问题。
第六章,依据现实考察归结出的问题提出了内部治理审计的改进路径。主要涉及提升内部治理审计的报告层次、确立完善公司治理的目标导向、逐步拓展内部治理审计活动领域、加强内部治理审计机制的法制环境建设和需求机制建设等方面。
第七章,本文的结论与展望,分析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对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要关注的研究重点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