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油品调和优化问题的研究

李响  
【摘要】: 油品调和是炼油厂生产各种石油产品的重要生产工序之一。油品调和过程要综合考虑油品的质量指标、炼油厂的生产能力以及市场订单要求等因素。调和过程中涉及许多组分油及添加剂的混合,由于油品的混合特性并非组分油特性的简单线性叠加,因此油品调和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因此建立较为精确的油品调和优化模型并寻求快速高效的配方求解方法,是实现油品在线调和的关键。 为了充分体现油品调和优化配方求解的精确性和快速性,本文从油品调和配比优化模型入手,首先针对目前调和配比模型不够准确和求解速度较慢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汽油调和配比模型。并且通过对模型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先行GA算法。通过将线性约束与非线性约束拆分开,先求解凸多面体的全部顶点和极方向,解出满足线性约束的所有可行解所在的可行区域。然后在这个解区域内,通过优化凸组合的系数,从而达到搜索整个线性解空间的目的,完成非线性优化模型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大大缩小了GA算法的搜索空间和需要处理的约束,能快速的获得理想的调和配方,使利润最大并保证对质量卡边的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提高炼油厂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 最后提出了油品在线调和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调和实时优化控制。通过近红外分析仪对油品质量指标进行在线监测,返回油品质量指标等实时信息。采用预测控制实时优化,实现了现油品在线调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红;岳艳玲;刘义祥;;浅析油品调和方案[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9期
2 俞昶聿,吴常品;利用统计技术控制油品调和中产生的损耗[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李岩;;多目标进化算法在油品调和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12期
4 邬国英,赵涤之,王洪元,胡余安,李旭;CD级柴油机调配方案专家系统[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张建明;冯建华;;两群微粒群算法及其在油品调和优化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2008年07期
6 温飞;李恩田;史小军;唐建峰;;PIV技术在油品调和流场测试中的应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王秀丽;;燃油供应企业库存油品管理探究[J];会计师;2010年05期
8 李卫宏,刘海波,裴建国;集散控制系统在戊烷精分生产装置及油品调和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9 郭国进;;脉冲调和工艺参数控制探讨[J];石油商技;2010年05期
10 王军;炼油企业Aspen Orion系统开发与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4年05期
11 ;低碳汽油辛烷值促进剂的规模化应用[J];炼油与化工;2010年02期
12 ;低碳汽油辛烷值促进剂规模应用[J];化工中间体;2010年03期
13 杨红,王相福;MTBE辛烷值测试法的探讨[J];当代化工;2003年02期
14 王景芳;邬书跃;郭武;;生产调度决策优化系统Orion[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6年03期
15 杨小平;刘海平;;93#汽油调和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及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7期
16 胡山鹰,陈健福;汽油调和优化软件的人机界面及辅助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6年02期
17 胡红春,余新铭,向小刚;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在油品调和上的应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3年S1期
18 史小军;王树立;李恩田;赵书华;王海秀;;利用PIV测试水槽流场的实验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9 周港;王妍;;调合技术在清洁燃料油调合试验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9年09期
20 王聪;边伟英;余永生;关文;郭辉;;柴油在线优化调和可行性分析[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卫;王彦生;;润滑脂在纺织生产中的应用与实践[A];“经纬杯”全国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和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明;毛大恒;毛向辉;;基础油对复合磺酸钙基脂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马丽云;王志强;孙达江;汪鹏程;;超声波在干燥、含水、含油砂岩中的传播衰减特性[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4 高玉云;;聚乙二醇400对含盐牙膏稳定性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燕辉;江洪波;翁惠新;;柴油调合冷滤点预测模型的考察[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冯强;李立;吴宝杰;刘庆廉;;汽车发动机辅助设备轴承润滑脂发展趋势[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姚立丹;杨海宁;孙洪伟;段庆华;;提高润滑脂性能满足汽车润滑需要[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才超;郭小川;任连岭;赵光哲;王定学;;复合聚脲润滑脂的实验研究[A];中国石化协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成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五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兆阳;施晶;曹杰;;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相容性[A];中国石化协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成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五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云剑;金环年;李克健;马辉;石玉林;;煤直接液化柴油的性质及发动机燃烧和排放[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传峰;不同芳香性重馏分油对渣油加氢过程影响的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1年
2 郭祚刚;基于分子蒸馏技术的生物油分级品位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响;油品调和优化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甲林;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油品调和配方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湘君;智能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李媞;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在油品调合问题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贾远远;大港石化汽柴油调和模型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6 李岩;基于共生协同进化的多目标算法及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7 屈俭;液体罐区动态建模与仿真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8 迟天运;汽油调和非线性模型求解及在线调和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赵雪;面向流程的MES模型和生产调度优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王静;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毅;油品调和与罐区自动化[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记者 杨艳;抚顺石化多产油品增加市场投放[N];中国石油报;2007年
3 木公;挖掘炼油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N];中国石化报;2005年
4 王莘;抚顺石油二厂开足马力增产油品[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李大庆;我国油品生产迈入自动调和新阶段[N];科技日报;2008年
6 屈舒 曹琳慧 记者 杨葆铭;延炼多措并举充分做好装置检修部署和准备工作[N];延安日报;2010年
7 记者 王志田通讯员 张志杰;大庆炼化向高标号油品要效益[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杨艳;抚顺石化开足马力生产稳定市场供应[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李建伟;补齐短板:产业升级的有效选择[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王宏安 冯梅;石化行业MES解析[N];计算机世界;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