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增强方法与状态预测研究

赵长生  
【摘要】: 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其运行是否正常对整个机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信息较微弱,且易受正常信号和现场噪声的干扰,这给实际故障诊断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如何在其故障发展的早期准确诊断轴承故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当诊断出滚动轴承存在早期故障时,由于实际生产需要,往往不能,也不需立即停机维修或更换,通常是采取定期监测的方法,根据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合理、准确的预测,因而预测技术成为机械设备预知维修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小波包分解是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小波包分解得到的各频带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坐标变换(WP-CT)的故障特征增强方法。考虑到各频带中包含的正常或故障信息,将小波包所有子带进行主分量(PCA)或独立分量(ICA)分解,进而构建新的特征信号。经仿真信号和工程实际信号验证,相比传统的包络解调方法,基于小波包-坐标变换的方法能够突出故障特征,减少正常信号的干扰,有利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对于滚动轴承的状态预测,本文选取建模机理较为简单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是灰色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基础内容,其贫信息、高精度、简单易行的建模特点已在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GM(1,1)模型成功运用的同时,传统GM(1,1)模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预测偏差大,适用范围窄等缺陷。为了提高此方法在设备预知维修中的实用性,本文对GM(1,1)的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加权和最小平均相对误差的灰色改进算法。经对比,这是一种精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的预测算法。将改进算法应用于滚动轴承状态预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改进算法对于机械设备的预知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述兵;;滚动轴承振动故障诊断实践[J];轴承;2006年03期
2 李扬;刘一民;郭庆军;;小波包络分析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年11期
3 刘维成;;铁路车辆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发现方法[J];价值工程;2010年04期
4 刘良顺;魏立东;宋希庚;薛冬新;;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03期
5 卢艳辉,尹泽勇;基于小波包分析方法的航空发动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5年01期
6 张乐乐;谭南林;樊莉;;滚动轴承故障的显式动力学仿真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7 李明;王仲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3期
8 王卓,田振华,赵丁选;滚动轴承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J];机电工程;2001年06期
9 陆爽,李萌;基于双谱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J];化工机械;2005年01期
10 李萌,陆爽;时频和双谱分析方法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05年08期
11 田振华,王世龙,田彦;滚动轴承表面损伤故障的微机诊断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9年01期
12 陆爽;李萌;;基于双谱估计的轴承非线性振动信号模式识别[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3期
13 陈牧野;何亚飞;;基于小波包分析的数控机床主轴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4 李曙光;刘波;韩思晨;王斌;;EMD降噪和关联维数相结合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年04期
15 高瑞;皮骏;;故障字典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7期
16 李敏;傅攀;;EMD和Elman神经网络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8期
17 陈家骥;毛怀东;;滚动轴承故障多参数诊断法[J];天津大学学报;1990年S1期
18 李力,廖湘辉,陈保家;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5年04期
19 张玉;;基于振动幅域参数指标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3期
20 谢燮揆;含钼滚动轴承钢[J];机械工程材料;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惠群;闻邦椿;王德友;杨积东;;滚动轴承-转子-定子系统的碰摩故障分析[A];2003大型发电机组振动和转子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冯明时;胥永刚;马海龙;高立新;;滚动轴承微弱特征的非线性增强与解调方法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鹏;;滚动轴承的模糊疲劳可靠性计算[A];模糊数学和系统成果会论文集[C];1991年
4 朱泉;;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实用技巧[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苏钢;姚成宝;;高温鼓风机轴承故障分析与诊断[A];第十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李健宝;彭涛;;基于EMD与相关性分析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俊杰;;陶瓷材料在滚动轴承上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刘健海;温诗铸;;滚动轴承乏油计算模型[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9 蔡素然;李国仁;邵凤常;;工业机器人薄壁轴承启动摩擦力矩[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10 谢荣华;罗贵火;;航空用高速滚动轴承失效分析[A];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奇;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圆锥滚动轴承工作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宇;基于循环平稳信号二维平面表示的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刘永斌;基于非线性信号分析的滚动轴承状态监测诊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吴昊;滚动轴承动特性及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隋文涛;滚动轴承表面损伤故障的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潘玉娜;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特征提取及评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冯栋彦;高精度跟踪架通用轴系匹配及消差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王新晴;齿轮箱不解体诊断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1998年
9 唐云冰;航空发动机高速滚动轴承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毕果;基于循环平稳的滚动轴承及齿轮微弱故障特征提取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长生;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增强方法与状态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浩;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货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肖洁;基于Walsh变换的滚动轴承典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黄辉;基于SOPC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研究和开发[D];中北大学;2010年
5 袁方;基于1(1/2)维谱熵与支持向量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梁志红;基于DSP6000的列车滚动轴承的故障在线诊断[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7 于红;离心泵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8 于婷婷;基于BP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钱贺;主分量法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10 杜秋华;形态滤波解调在滚动轴承损伤类缺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增军;施福乐看中中国滚动轴承市场[N];中国汽车报;2004年
2 ;制造滚动轴承实体保持架的高铝锌基合金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洛阳轴承研究所总工程师 杨晓蔚;我国滚动轴承与国外有哪些差距[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4 周俊 宋爱华;山东泰安滚动轴承碳钢球联盟标准成功立项[N];中国质量报;2010年
5 刘伊婷;滚动轴承实物质量合格率94.6%[N];中国质量报;2008年
6 郭志坚;滚动轴承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94.6%[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杨一;滚动轴承行业标准及技术升级交流会拟在京举办[N];中国建材报;2007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孙烈根;依靠技术创新 不断开拓市场[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机 讯;轴承企业如何开拓国外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10 理想;LMGU下半环外套圈双列调心滚动轴承的特点[N];中国建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