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三价铬电镀实验研究
【摘要】:
电镀铬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电镀技术之一,其产品遍及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传统的镀铬是采用六价铬镀铬工艺进行的。由于六价铬电镀铬工艺存在电流效率低、能耗大、覆盖能力差等缺点,特别是六价铬具有对操作工人身体危害极大与污染环境严重的问题,使得采用新型镀铬技术来取代六价铬电镀成为必然趋势。
本论文采用甲酸铵与草酸铵复合作为配位剂的氯化物体系电镀液进行三价铬电镀。该体系基本上克服了上述六价铬电镀的缺点,具有低毒环保、不受电流中断的影响和可在常温下电镀等优点。采用该体系镀液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可得到外观光亮,结合力与耐蚀性较好的镀铬层,基本满足装饰性镀铬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金属表面三价铬电镀
采用甲酸铵与草酸铵复合配位剂体系三价铬电镀液,在铜和45钢两种金属材料表面进行三价铬电镀。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小槽实验,以镀铬层的厚度作为考核指标,优化选择电镀液中两种配位剂的浓度,阴极电流密度与电镀时间等工艺参数,结合镀液pH值与温度对镀层外观的影响,获得良好的电镀工艺条件。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在金属表面获得外观光亮、分布均匀致密,纯度较高,结合力与耐蚀性较好的镀铬层。
(2)非金属表面化学镀铜
采用甲醛-酒石酸钾钠镀铜体系镀液,在尼龙、酚醛树脂和玻璃三种非金属材料上进行化学镀铜。通过正交设计进行小槽实验,以镀铜速率作为考核指标,对化学镀铜液中硫酸铜、酒石酸钾钠和甲醛的浓度与镀液pH值等参数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可在非金属材料表面获得分布均匀,颜色红亮,导电性良好,无漏镀现象的铜镀层。其中尼龙和酚醛树脂表面铜镀层结合力较好,玻璃表面铜镀层结合力较差。
(3)非金属镀铜件表面三价铬电镀
在表面化学镀铜的尼龙、酚醛树脂两种非金属材料上,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三价铬电镀实验,分析了不同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外观的影响。针对镀层出现的结合力差的缺点,给出了几种增强镀层结合力的改进方案。
|
|
|
|
1 |
;用于硬铬电镀的添加剂[J];材料保护;1999年10期 |
2 |
程良;多层镍铬电镀自动线的工艺管理[J];电镀与环保;2000年04期 |
3 |
张升达;王如星;;硬铬电镀技术的新进展[J];涂料涂装与电镀;2004年03期 |
4 |
李家柱,林安,甘复兴;六价铬电镀替代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表面工程资讯;2005年02期 |
5 |
;硬铬电镀技术的发展[J];电镀与环保;1994年03期 |
6 |
金武军;铜/镍/铬电镀脱皮故障分析[J];电镀与环保;1995年05期 |
7 |
刘惠明,徐业伟;浅谈多层镍/铬电镀工艺管理[J];电镀与环保;1996年02期 |
8 |
李家柱,林安,甘复兴;取代重污染六价铬电镀的技术及应用[J];电镀与涂饰;2004年05期 |
9 |
;一种实用且清洁环保的代铬电镀工艺[J];表面工程资讯;2013年01期 |
10 |
;铜—镍—铬电镀自动线[J];科技简报;1978年10期 |
11 |
张升达,汤学红,王如星;硬铬电镀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表面技术;2000年06期 |
12 |
Eric A.Meace;;硬铬电镀的最新成就[J];电镀与环保;1990年03期 |
13 |
汤学红,张升达,王如星;多层镍微裂纹硬铬电镀工艺[J];材料保护;1998年12期 |
14 |
陈亚,苗艺,王春林;我国高效硬铬电镀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镀与环保;2000年03期 |
15 |
奥斯瓦尔多 意格尔,鲁道夫 考伯,肯 纽比,邢文长;汽车减振器杆高速硬铬电镀技术[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3年08期 |
16 |
潘峰洪;;铜镍铬电镀生产线组合工艺[J];材料保护;1990年03期 |
17 |
周辉辉;;镍铜镍铬电镀生产线“花斑”故障分析及排除[J];电镀与环保;1985年03期 |
18 |
;铝汽缸斑点松孔铬电镀工艺小结[J];材料保护;1972年01期 |
19 |
周绪衡;;镍封微孔铬电镀工艺的应用[J];电镀与涂饰;1991年03期 |
20 |
洪燕,季孟波,何安国,魏子栋;三价铬电镀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