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铕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稀土镧系荧光探针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已成为在生化分析和临床诊断等方面常见的有力的研究工具。本工作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铕(Ⅲ)荧光配合物,并探讨了其荧光性质及其在时间分辨荧光测定中的应用。
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铕(Ⅲ)配合物pH荧光传感探针:4’-(4-羟基苯基)-2,2’,6’,2”-联三毗啶-6,6”-二甲胺四乙酸-铕(Ⅲ)配合物(简称HTTA-Eu3+)。同时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模式对HTTA-Eu3+的荧光性质和其发光强度与溶液pH值的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TTA-Eu3+荧光量子收率1.8%,具有长寿命荧光、水溶性好、高灵敏度等优点;在pH=5.0-7.5范围内,对pH变化表现出较灵敏的荧光强度响应,且在pH=5.6-7.0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溶液的pH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上结果表明该Eu(Ⅲ)配合物可作为一种高灵敏的时间分辨荧光pH传感探针用于复杂样品pH值的时间分辨荧光测定,而且在时间分辨荧光显微分析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合成了另一种新型铕(Ⅲ)荧光配合物:4”-(4'-2,4二硝基苯磺酰氧基苯基)-2,2’,6’,2”-联三吡啶-6,6”-二甲胺四乙酸-铕(Ⅲ)配合物(简称NSTTA-Eu3+)。并利用质谱、核磁共振光谱、元素分析等方法对NSTTA及其中间体进行了结构表征。但是荧光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太小,反应后的生成物的荧光强度很小,不是一种很好的荧光探针。
|
|
|
|
1 |
王桂君,宋心琦;铕(Ⅲ)离子在冠醚中的荧光探针特性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3年02期 |
2 |
汪乐余,赵长庆,朱昌青,王伦;功能性ZnS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1期 |
3 |
周艳梅;童爱军;;2,6-二氨基吡啶衍生物作为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12期 |
4 |
王珊;郑敏燕;黄怡;曹蕾;陈军;;壳聚糖水凝胶的合成及其动态性能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8年06期 |
5 |
孙梅梅;赵艳伟;梁艳;钱建瑞;李立华;王术皓;;荧光免疫法测定鸡肉中己烯雌酚残留[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05期 |
6 |
黄宝丽;张献;谢瑞兴;;双光子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7 |
王守业,余华明,张祖德,刘清亮;荧光探针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1998年03期 |
8 |
苏文斌,谷学新,邹洪,朱若华;稀土元素发光特性及其应用[J];化学研究;2001年04期 |
9 |
吕雪飞,朱颖,郭祥群,赵一兵;铽-钛铁试剂络合物荧光探针研究脱氢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陈蓁蓁;张宁;张文申;唐波;;蛋白质分子荧光探针研究及其应用新进展[J];分析化学;2006年09期 |
11 |
江其勤;;多组分显微荧光探针分析技术成功应用[J];石油实验地质;2007年02期 |
12 |
孙海峰;余佳;段艳冰;窦仁波;吴晓晴;吉民;;疏水性蛋白荧光探针Bis-ANS的合成[J];化工时刊;2007年11期 |
13 |
周艳梅;高爱舫;;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2,6-二氨基吡啶的研究[J];冶金分析;2007年12期 |
14 |
李强林;黄方千;刘妙丽;伏宏彬;阳建斌;蒋学军;文德;邹绍国;郑雄;;阳离子荧光探针——咪唑鎓盐的大环四胺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
15 |
张海燕;邢佩佩;李娜;徐克花;唐波;;蛋白质标记荧光探针的研究及其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
16 |
徐林飞;白银娟;孙伟;杨秉勤;史真;;两种新型氯代荧光素探针染料的合成和表征[J];有机化学;2009年10期 |
17 |
徐助雄;吴婧;沈健;王炳祥;;1,5-二芳基-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铜离子荧光探针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8期 |
18 |
任翔;任跃红;薛华;董金龙;;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光谱[J];光谱实验室;2011年03期 |
19 |
方培基,施燕支,王尔;共聚物/表面活性剂体系微观与宏观粘度[J];物理化学学报;1994年10期 |
20 |
沈燕清,仲惟兵,汪鹏飞,吴世康;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化合物用于研究水溶性高分子的构象问题[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