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氮转移及去除机理研究
【摘要】:厌氧氨氧化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具有无需外加有机物作电子供体、节省酸碱中和试剂,无二次污染,节省供氧能耗,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生物膜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技术源远流长,近年来,其型式又得到较多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操作方便、剩余污泥少、抗冲击负荷等优点。
本文建立了一套填充床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以无纺布为填料,人工合成废水为处理对象,系统地考察了生物膜反应器中氮转移及去除能力,及基质中氨氮浓度、亚硝氮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氮去除性能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了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方程。
本文主要内容有:
1.采取适宜措施,控制温度为33℃,pH=7.3,初始HRT=24h,抑制NOB的生长。接种20天后,基质中消耗的亚硝氮与氨氮之比约为1.35,生成的硝氮与消耗的氨氮之比约为0.24,接近厌氧氨氧化反应方程式中的1.32与0.26,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成功启动。
2.逐步提高进水容积负荷,考查了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的长期除氮性能与稳定性。反应器共连续运行240天,系统亚硝氮去除率在94.0%以上,总氮去除率在71.9%以上,HRT由24 h降至6 h,最大氮负荷可达3.04 kg-N/m3/day;亚硝氮及硝氮与氨氮的平均反应比为1.35和0.24,与厌氧氨氧化反应方程式中1.32与0.26相比,十分接近;无纺布上附着的生物膜颜色及反应器底部的颗粒污泥均逐渐转红,颗粒污泥尺寸增大。
3.通过批实验研究了基质中氨氮和亚硝氮浓度对厌氧氨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氨氮浓度在1000 mg-N/l以下时,对厌氧氨氧化活性不存在抑制,亚硝氮浓度超过约100 mg-N/l时,厌氧氨氧化活性受到抑制,氨氮和亚硝氮浓度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温度在20-33℃之间时,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修正的Arrhenius方程来描述,温度为37℃时,反应速率最大。
4.考虑亚硝氮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方程。模型方程采用单底物抑制Haldane方程。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得出其方程常数,进一步得到亚硝氮的理论起始抑制浓度为111.2 mg-N/1.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吻合较好。
在反应器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填充床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的运行参数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测试和分析,确定了其优化范围,并据此对该反应器底物降解行为进行了模拟预测,为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实际应用及反应器内流动-反应耦合动力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
|
|
|
1 |
王俊安;李冬;张杰;;低氨氮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快速启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
2 |
董远湘;李小明;尹疆;杨麒;钟琼;;溶解氧对OLAND生物膜反应器硝化性能的影响及其微生物种群动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8期 |
3 |
尹疆;李小明;廖德祥;金科;董远湘;蒋剑虹;;自养亚硝化生物膜启动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年03期 |
4 |
俞汉青,顾国维;填料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和发展[J];环境科学研究;1992年05期 |
5 |
鲁敏,曾庆福,张跃武;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6 |
陈壁波,李友明;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工艺处理废水简报[J];纸和造纸;2005年03期 |
7 |
陈尧;夏世斌;张召基;;自生蠕虫对BBF反应器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0期 |
8 |
肖鸿,杨平,郭勇,方章平;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脱落的机理及数学模型[J];化工环保;2005年01期 |
9 |
魏宏斌;邹平;陈良才;唐秀华;贾志宇;;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处理医院综合污水[J];净水技术;2008年03期 |
10 |
冯斐;许振良;王锦龙;蒋林煜;;微电解—MBR工艺处理VB_(12)废水的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9年05期 |
11 |
;网络版摘要[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10期 |
12 |
罗卫东;;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江西化工;2005年04期 |
13 |
佟树声;;以纤维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糖厂废水的发酵试验[J];中国沼气;1991年01期 |
14 |
赵江冰,胡龙兴;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
15 |
高俊发,王西峰,王志盈,陈建刚;管锥形填充床生物反应器水力特性及反应动力学分析[J];应用化工;2005年06期 |
16 |
杨建忠;刘毅慧;张兴文;杨凤林;古川宪治;;BIOFILTER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废水[J];水处理技术;2005年11期 |
17 |
石利军;王旭江;杨凤林;王炳钧;张兴文;;循环流生物膜反应器同时硝化反硝化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6期 |
18 |
朱海燕;田萍;姚秉华;;生物膜反应器降解结晶紫运行因素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5期 |
19 |
马伟骏;;生物膜反应器亚硝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启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1期 |
20 |
夏世斌;张宇;唐光涛;张一敏;;新型生物膜耦合人工湿地处理尾矿水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